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稳定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

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稳定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A 【解析】 空气主要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稀有气体等物质组成,其中氮气的含量最高,且氮气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几乎不和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现象中,一定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石蜡熔化 B.酒精挥发 C.木条燃烧 D.水结成冰

 

查看答案

为测定某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化学小组的几个同学分别向260g氯化钠溶液中加入了不同质量的硝酸银溶液(己知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会发生复分解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甲同学

乙同学

丙同学

氯化钠溶液质量/g

260

260

260

加入的硝酸银溶液质量/g

30

60

90

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质量/g

268.475

276.950

292.600

 

 

请计算:

1260g氯化钠溶液与足量硝酸银溶液反应,最多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g

2)该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

自加热食品为外出旅行人们的饮食提供了便利。如图①所示为某品牌自加热食品加热包的主要成分表,②为其使用说明。化学小组的同学对其中的发热包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I:发热包的放热效果如何?

同学们将发热包中物质取出放置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观察到水很快就沸腾起来。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发热包遇水后放出大量热的一个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待烧杯内恢复平静后,底部仍有大量固体存在。

探究Ⅱ:烧杯底部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进行猜想]在仔细查看了发热包的主要成分表后,小组同学认为烧杯底部的固体中可能有;活性炭、②铝粉、③铁粉和④_____________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

[实验1]取一定量烧杯内固体于锥形瓶中,滴入足量稀盐酸(如图所示),观察到大量气泡产生,反应停止后仍有少量黑色固体剩余,经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该黑色固体为活性炭,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为进一步确定固体成分,同学们对实验1中生成的气体进行了实验研究。

[实验2]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______________,说明剩余固体中含有④。在a端点燃气体,未产生燃烧现象,说明剩余固体不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于是排除了固体中铁粉和铅粉的存在。小华认为将实验中“a端未产生燃烧现象”作为“固体中不含铁粉和铝粉”的证据不够严谨,她对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如下改进:__________。再次实验后a端产生了燃烧现象,且烧杯内壁出现水雾。为进一步确定固体中铁粉或铝粉的存在,又进行了实验3

[实验3]1)另取少量固体,进行实验_(填写操作和现象),判定固体中含有铁粉。

2)另取少量固体干烧杯中,向其中加入硫酸亚铁溶液中,观察到___,说明固体中含有铝粉。

[拓展延伸]自加热食品中加热包与水混合后,铅、铁及活性炭等物质可在一定程度上缓冲反应速率,使发热包能持续稳定地供热。

 

查看答案

A~H表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部分生成物已略去)。ADH均为固体,其中A为黑色,D为蓝色,H为白色,B可用在铅酸蓄电池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3)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查看答案

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甲是制取蒸馏水的简易装置。仪器Y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烧杯中冷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乙是氯化钠溶解的实验。实验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氯化钠“消失”在水中,是因为氯化钠在溶液中以_____________(填微粒符号)的形式存在。

3)丙是过滤操作。若滤液浑浊,可能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