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曩古之世,无君无臣,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此段文字最符合 A...

“曩古之世,无君无臣,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此段文字最符合

A. 北京人        B. 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

C. 山顶洞人       D. 大汶口居民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历史材料的分析研读能力。由“曩古之世,无君无臣”可知道此时的社会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没有社会等级的高低,因此可以排除D选项,因为大汶口遗址证实了当时已经存在社会贫富分化,社会的不同阶级已经出现,到了晚期甚至出现了奴隶。由“穿井而饮,耕田而食”可以知道人们已经掌握了挖井技术,并且有了原始的农耕,因此排除AC选项。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的农耕生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

A. 中国        B.埃及           C.希腊           D.印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时代》周刊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有世界“史库”之称。蒋介石、毛泽东等许多中国人曾经成为《时代》封面人物。

材料一:蒋介石曾先后10次出现在《时代》封面上。并且是1937年《时代》年度人物,当年《时代》的封面图片是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合照。

材料二:毛泽东曾先后12次出现在《时代》封面上。其中,1949年3月,毛泽东第一次成为《时代》封面人物。

请回答:

(1)《时代》周刊将上述两人分别列为1937年和1949年封面人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2)上述两人在1945年曾进行过一次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会面,简述毛泽东参加这次会面的目的和意义。(4分)

(3)毛泽东和蒋介石公开正面对抗长达半个世纪,列举在1949年前后,毛蒋在军事上斗争的典型事例及其结果。(2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1936年10月21日,蒋介石对张、杨(指张学良和杨虎城)进行训话,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缓紧。不“安内”,而轻言抗日,便是是非不明。

——《中华民族抗日全史》

  我跟蒋(蒋介石)的冲突,就是他是要“安内”,我是要“攘外安内”。

——《张学良口述历史》

(1)在1927—1936年的十年中,蒋介石为了“安内”,对中国革命犯下了哪些罪行?(2分)

(2)1936年,为了让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什么行动?(1分)

毛泽东说:“直到现在国民党还是一个大政党,拥有庞大的军队,这个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的比较好,现在总算也还在打日本。。。。。

——《同赫尔利的谈话》

(3)请列举国民党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的比较好“的一次战役。(1分)

1950年,败退的蒋介石在反思失败的原因时曾说,此次战争(指解放战争)的失败实在是国民党自己打到自己了!

(4)你如何看待蒋介石的这一说法?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查看答案

有学者引用荀子的话说,人能“群”,“群”的原因在于“义”,“群”与“义”落实到具体就是以天下为己任,即中国传统的爱国主义,中国人的担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有深厚文化根基的,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表现。请回答。(12分)

(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忧心鸦片流毒中国,林则徐义无反顾、御敌硝烟。请简述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4分)

(2)1919年5月,不再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北京学生掀起了五四爱国运动。引发该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6月初,哪个阶级在斗争中起了巨大作用,成为运动的主力?(4分)

(3)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同仇敌忾,涌现了一幕幕抗击日寇的动人场面。在前线台儿庄,指挥军队与日军血战的司令官是谁?(2分)在后方,怀抱振兴名族工业,研制出世界先进的联合制碱工艺,为抗战时期我国民族工业作出贡献的科学家是谁?(2分)

 

查看答案

中国民主革命的历程,是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独立而前赴后继的奋斗历程。

材料一:“余致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共同奋斗。”

——孙中山遗嘱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把敌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不可战胜的力量。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的国民革命“经验”。(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经验。(2分)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哪些史实是这一经验的体现?(8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