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到了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代 | 南 方 | 北方 |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中数比例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中数比例 | |
西汉 | 2470685 | 19.8﹪ | 9985785 | 80.2﹪ |
唐代 | 3920415 | 43.2﹪ | 5148529 | 56.8﹪ |
南宋 | 11240760 | 62.9﹪ | 6624296 | 37.1﹪ |
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材料三:
材料四:两宋时期,中原军民英勇抗击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南侵,使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北方战乱使中原人口南迁,给南方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推动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南方地区大多日照充足,降水充沛,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两宋时期江南经济发展概况》
(1)根据数据变化说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到哪个朝代最后完成?这时的经济重心已从北方的什么流域转移到南方的什么流域?
(2)材料二的谚语表明哪一地区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3)材料二中图一“铜版”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哪一项发明?图二“货币”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请问它的名称是什么?《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全景式的宋朝社会风俗画卷,请说出宋代城市中固定的娱乐场所的名称。
(4)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至少写出两点)
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长达数千年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间有矛盾、冲突与战争,也有和平相处与友好交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上某一时期的形势图(下图)
材料二:“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材料三:“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
请回答:
(1)请写出材料一中A、B所对应的政权名称。
(2)材料二指历史上的什么事件?
(3)材料三中“靖康耻”指的是什么事件?
(4)材料三这首词中的“匈奴”指什么民族?
(5)概括这三段材料所反映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
唐朝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贞观之治】
材料一 “秦始皇平六国,隋炀帝富有四海,既骄且逸,一朝而败,吾亦何得自骄也?言念于此,不觉惕焉震惧。”
——吴兢《贞观政要》
【和同一家】
材料二 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制度创新】
材料三 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李白《哭晁衡卿》
【开放交流】
材料四 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选自人教自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吾”指的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吾”是如何避免“一朝而败”的?
(2)材料二中吐蕃人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材料中的“公主”是指谁?
(3)根据下图回答材料二中松赞干布的求亲使者来到了长安,唐朝政府具体应由六部中哪个部门负责接待?
(4)材料三中晁衡是遣唐使中比较突出的代表,日本的大化改新就是由留学唐朝回国的人策动的。唐代新政中选拔人才的制度是什么?
(5)据材料四,试举两例唐朝时主动对外交往的事例。你从他们的身上感悟最深的精神品质是什么?
识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该工程开凿于哪位皇帝时?在当时有何历史地位?
(2)该项工程以哪里为中心?北达哪里?
(3)在该项工程中,通过淮水连接起来的是哪两段运河?
(4)观察此图,请你写出隋炀帝巡游江南从洛阳南下余杭所经过的运河依次河段。
(5)古人评论大运河:“天下转漕,仰此一渠。”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6)胡曾在《汴水》中说:“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你认为隋朝二世而亡是因为这条运河吗?为什么?
一座古代石桥历经一千三百多年依然屹立在洨河上,“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宵”,这座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桥是隋朝的
A.赵州桥 B.玉带桥
C.宝带桥 D.泸定桥
中共中央发布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例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历史上曾有“戒奢从简”的帝王,其典范是
A.汉武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忽必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