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在九年级(1)班小明同学所在的历史学习小组在学习中国教育发展时,进行了以下的探究...

在九年级(1)班小明同学所在的历史学习小组在学习中国教育发展时,进行了以下的探究,请你跟他们一起完成。

材料一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创办私学,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扩大了教育对象,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

材料二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它所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的原则,其基本理念是“至公”,……可以说,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

——摘自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三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

材料四   1898年7月,在康有为、梁启超的推动下,清光绪帝颁布诏书建立京师大学堂,并在章程中提出了“兼容并包”、“中西并用”的原则。

材料五   1904年清政府学部颁行《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中学堂课程、课时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1)根据材料一回答,孔子追求教育平等的具体做法是什么?

(2)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科举考试”创立哪个朝代?并依据材料二说明为什么“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是顾炎武对哪一考试形式的评价?此时的考试内容是什么?

(4)材料四中“京师大学堂的成立”是哪一历史事件的产物?

(5)根据材料五分析此时我国的课程内容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1)打破官府对教育的垄断,创办私学教育,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1分) (2)隋朝;科举制度相对公平,择优录取,以才选官;打破了宗法势力对政治权利的垄断,促进了社会阶层间的流动(2分) (3)八股取士;四书五经(2分) (4)戊戌变法(百日维新)(1分) (5)增加了科学的内容,呈现中西结合的特点。(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根据材料答题的能力,题干中“创办私学,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扩大了教育对象,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即是孔子追求教育平等的具体做法。 (2)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度的史实,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隋炀帝时期设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材料中“所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的原则,其基本理念是至公”“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说明了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 (3)本题考查的是明朝科举制的情形,明朝时期,科举制度实行八股取士,考试内容是四五五经,文体严格限制于八股文。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社会进步。 (4)本题考查的是京师大学堂的成立,作为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京师大学堂创办于1898年7月3日,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 ,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京师大学堂是当时国家最高学府,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 (5)本题考查的是《奏定学堂章程》的史实,1904年清政府学部颁行《奏定学堂章程》,中学堂课程分12科: 修身、讲经读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地理、算学、博物(自然)、物理、 化学等,体现了中西结合的特点。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明朝君权的加强;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新式教育的开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为联合国的旗帜,橄榄枝环绕着世界地图。对它的解读不包括:

满分5 manfen5.com

A.发展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B.维护国家和平与安全

C.促进国际合作

D.维持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

 

查看答案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下列一组标志所涉及的产业,最能体现第三次科技革命最突出的核心技术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1946—1947年酷寒的冬天,由于德国有许多家庭没有供暖,数百人被冻死。英国的情况虽然没有那么严重,但是工业生产不得不被停止。对此,美国提出了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建立北约组织           D.成立煤钢共同体

 

查看答案

《苏联真相一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政策的灵魂在于给农民发展经济、谋求生计的应有的自由自主的权利。”这一政策指的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D. 赫鲁晓夫的改革

 

查看答案

“在短短四周时间里,萨拉热窝的枪声就使欧洲的外交和军事克制土崩瓦解。各国大臣官邸发出一份又一份最后通牒、动员令和宣战书。”材料表明

A.萨拉热窝事件引发了一战

B.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次恐怖袭击

C.一战给欧洲各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D.欧洲各国形成了军事同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