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 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 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 《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D. 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吕思勉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政治上的失败是因文化上的落后。”这一观点的依据是 ( )
①创立拜上帝教 ②奉行平均主义 ③重建等级礼制 ④提倡效法西方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造成了
不可估量的损失。下列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
A.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 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C. 列强获取大量赔款 D. 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并焚毁了圆明园
《南京条约》开放的口岸分布于 ( )
A. 长江流域下游地区 B. 长江和珠江下游地区
C. 广东、福建沿海地区 D. 长江以南的沿海地区
鸦片战争后期.林则徐被革职流放,途中曾经感慨地说:“关山万里残宵梦,犹听江东战鼓
声。”这里“战鼓声”是指 ( )
A. 虎门销烟的欢呼声 B. 鸦片战争的枪炮声
C. 人民群众的呐喊声 D. 送他远行的鼓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凌青(原中国驻联合国大使,林则徐的后人)1990年讲话:“……15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幕,也是世界禁毒史上的一件大事。当前,中国再次成为毒品的受害国,希望社会各方面都来关心、支持禁毒事业。”
(1)材料一中“光辉的一幕”指哪一历史事件?
材料二:张海鹏教授的《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时,根据书中“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的描述,绘制了下图。
(2)图中A段“开始下降”与“降到谷底”分别是源于哪两个历史事件?请选择其中一个事件说明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
(3)近代史上,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请问这三条路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
材料三 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倡言学习西方,主张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实现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并为此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
——《中国历史十五讲》
(4)“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等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运动中举起了哪两面大旗?
材料四: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5)根据材料四,请指出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