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包括
①北方各族人民的融合
②江南经济的开发
③佛教的盛行
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客观条件是
①北魏建立后,鲜卑人深受汉族影响,学习农耕,逐步定居下来 ②北魏主张灭佛,限制寺院经济,减少了消耗,增强了国力 ③黄河流域统一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互相影响,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④北魏最高统治者一直提倡汉族文化,重用汉族地主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下列人物不属于三国时代的是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诸葛亮
中日隔海相望,近代以来恩怨难以言表。我们从近现代史的角度来探究两国走过的历程,也许会有所启迪。
材料一:1994年5月,羽田内阁的法务大臣永野茂门在就职不到一个月便公开说:“南京事件纯属捏造”、“把太平洋战争定为侵略战争是错误的”。
(1)材料一中的“南京事件”指什么?中国政府为纪念这一重大民族灾难设立的国家公祭日是在什么时候?
(2)材料一材料表明日本国内对侵华战争的态度怎样?日本政府的这种态度将会造成什么后果?
材料二:过去几年中日关系伤筋动骨,改善起来难以一蹴而就。当前两国关系改善势头还不稳固,依然面临不少复杂敏感因素,其中既包括历史问题和领土争议等老问题,也存在一些新矛盾。中日关系已经进入长久僵持期,改善或者缓和双边关系的难度确实很大,中日关系短期难“破冰”。
(3)你认为近年来中日之间政治关系结“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促进中日之间的世代友好?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9年5月4日下午1时,北京大学等十四个学校的学生三千多人纷纷来到了天安门广场进行游行示威和演讲。他们要求“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反对在对德和约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林等人”。
材料二:
(1)材料一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哪个?联系所学知识,说说五四运动的先锋是哪些人?主力力量是哪些人?
(2)材料二显示了五四运动获得初步胜利。除了这个方面,五四运动获得初步胜利还表现在哪些?
(3)我们应该学习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的哪些精神?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沉沦、抗争、奋斗与崛起,不断追逐同一个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这些企业虽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企业提供资金、燃料
——摘自《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运动创办民用工业的目的和民用工业的特点。
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本,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2)材料二中的“变法”指的是什么事件?根据材料指出,梁启超认为变法成败关键是什么?
材料三1840年到1949年的中国历史经历了“沉沦”、“谷底”、“上升”三个阶段。在1840年——1901年期间,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沉沦”。
(3)结合所学,指出1840-1901年中国不断探索发展道路,却不断“沉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对此,我们可以获得怎样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