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出现在( )
A. 东汉时期 B. 三国时期
C. 西晋时期 D. 东汉、魏、晋时期
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部和西部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其中,被称为“五胡”的是( )
A. 匈奴、鲜卑、羯、氐、羌
B. 匈奴、蒙古、鲜卑、羯、氐、
C. 匈奴、蒙古、羯、氐、羌
D. 匈奴、女真、羯、氐、羌
三国被灭的先后顺序是( )
A. 魏、蜀、吴 B. 蜀、魏、吴
C. 吴、蜀、魏 D. 蜀、吴、魏
266年,建立西晋的是( )
A. 司马懿 B. 司马昭
C. 司马炎 D. 司马睿
某校初中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商鞅变法”专题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商鞅变法的内容
政治 | 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 |
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 |
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 |
经济 | 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
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 |
统一度量衡 | |
军事 |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
【角色扮演】
(1)根据上述材料回答,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你是否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
【理解学习】
(2)根据上述材料,商鞅变法确立的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措施是什么?
【方法探究】
对商鞅变法的评价,黄鹏和刘芳产生了分歧(见下图)。
(3)评价历史上变法(改革)成功或失败的方法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放水节是都江堰一年春耕的开始,也是都江堰一年黄金旅游季的开始。2006年,放水节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悉,放水节距今已有1 000多年的历史。古时,每到冬季,人们便用杩槎筑成临时围堰,使岷江水或入内江,或入外江,然后分别淘修河床,加固河堤,这就是岁修。到了清明时节,岁修结束,便举行既隆重又热烈的仪式,然后拆除杩槎,滚滚岷江水直入内江。后来,放水仪式演化为灌区人民广泛参与的祭祀李冰父子,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一项传统文化活动。
材料二
材料三 二王庙是纪念都江堰的开凿者、秦蜀郡郡守李冰及其子二郎的祀庙,位于都江堰岷江东岸的玉垒山麓。初建于南北朝,现存建筑系清代重建。初名崇德祠,宋以后历代封李冰父子为王,清以后改用今名。庙内石壁上嵌有李冰以及后人关于治水的格言——深淘滩、低作堰等,被称为治水三字经。庙内有李冰和二郎的塑像。大殿东侧茶楼是一座临崖悬空的吊脚楼,游人可在此休息饮茶。
(1)如果我们要一睹材料一中说到的“都江堰放水节”的风采,应该去什么地方?为什么都江堰的修建使成都成为“沃野千里、水旱从人”的宝地呢?
(2)你知道材料二中所示水利工程建于什么时期吗?从“都江堰示意图”中可以看出,作为水利工程的它发挥着两个方面的主要功能,你知道是什么吗?
(3)古时人们修建二王庙的原因是什么?
(4)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请你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怎样为人类社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