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1984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1984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办法》,提出国企可以拥有生产经营计划权等10项自主权。1986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提出要推行各种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给经营者充分的经营自主权。1985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国营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规定,从1985年开始,实行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的办法,(企业)一般上缴利税总额增长1%,职工工资总额增长0.3%-0.7%。

材料二:到1987年,建立了经营责任制的企业达到8843家,占国企总数的77.6%。1987年,实行承包的国企完成产值2452亿元,同比增长11%,实现销售收入2797亿元,同比增长14.8%,上缴国家财政收入同比增长4.7%。80年代后半期,电视机、自行车、缝纫机等家电进入民众的生活,都是工业经济迅速发展的结果。

(1)根据材料一,归纳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作用。

 

(1)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2)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增加了城市职工的收入;基本满足了民众对工业品消费的需求;增加了财政收入。 【解析】试题分析: 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的准确识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材料中有“国企可以拥有生产经营计划权等10项自主权”,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指的是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材料中有“国企可以拥有生产经营计划权等10项自主权”,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指的是推行各种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给经营者充分的经营自主权;材料中有“实行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的办法”,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指的是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围绕材料的主旨分析归纳。通过对材料二的解读很明显可以看得出,我国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后,激发了国有企业的活力,提高了国有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增加了城市职工收入;基本满足了民众对工业品消费的需求;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节选)

材料二: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材料三:安徽省凤阳县1980—1982年农业生产统计表

(1)材料一这份看似有点悲壮的协议书是哪个村庄的村民立下的?

(2)材料二中的“大包干”的主要形式是什么?农民为什么热烈拥护这个制度?

(3)材料三表格中的数据说明了什么?

(4)材料一中这份协议书与材料二中的这个顺口溜和材料三中安徽省凤阳县粮食产量变化之间有何关系?

 

查看答案

如下图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单位:亿元)”。其中增长最快时期的推动因素是(  )

A.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C. 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D. 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查看答案

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农业政策,其共同点叙述正确的是(   )

A. 保护了农民利益

B. 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 改变了经营方式

D. 改变了土地私有制性质

 

查看答案

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表明了各种票证逐步淡出历史舞台,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    )

A.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 人民公社化时期

C.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查看答案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为了抓住这一趋势带来的历史机遇,中共中央于1993年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为(  )

A. 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    B. 发展乡镇企业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