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新中国成立初期与我国建交的国家 19...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新中国成立初期与我国建交的国家

1949年(10个)

1950  (9个)

1951年(1个)

1952年(0个)

1953年(0个)

1954年(1个)

1955年(3个)

1956年(3个)

苏联

保加利亚

罗马尼亚

捷克斯洛伐克

匈牙利

朝鲜

波兰

蒙古国

民主德国

阿尔巴尼亚

越南

印度

印度尼西亚

瑞典

丹麦

缅甸

瑞士

列支敦士登

芬兰

巴基斯坦

 

 

挪威

南斯拉夫

阿富汗

尼泊尔

叙利亚

也门

埃及

 

(1)依据材料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第一个建交高峰出现在什么时候,这一时期与新中国建交的主要是哪一类型的国家?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怎样的外交政策?

(2)新中国首先是针对哪一个国家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为什么是在1953年底提出了这一原则?

(3)举出20世纪50年代中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重要国际会议上付诸实践、发扬光大的两例史实,并说出该原则对中美关系发生重大转折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1)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 (2)印度;建国初期外交政策是“一边倒”,依附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与西方阵营相对抗,1953年周恩来总理对印度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后,中国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外交道路,不绝对排斥资本主义或者社会主义,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下,与一切国家发展外交关系。 (3)日内瓦会议是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促进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对中美关系的转折有重要的意义。 【解析】 (1)根据材料的“1949年(10个);1950 年 (9个)”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第一个建交高峰。从1949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苏联、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朝鲜、波兰、蒙古国、民主德国、阿尔巴尼亚”来看,新中国成立初期与新中国建交的主要是社会主义国家。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的敌对政策。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我国建国初期外交政策是“一边倒”,依附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与西方阵营相对抗,1953年周恩来总理对印度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后,中国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外交道路,不绝对排斥资本主义或者社会主义,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下,与一切国家发展外交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之后,在日内瓦会议上,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促进了1972年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对中美关系的转折有重要的意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俄国人不仅团结一致同德国人作战,而且确信他们在短期内将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但是,俄国人不但未能迅速取胜,反而遭到了惨败。……1914年侵入东普鲁士的两支俄国军队遭到了毁灭性的失败。第二年,当俄国军队面对徳、奥的强大进攻向后退却时,出现了大溃败。帝国人口最稠密、工业化程度最高的省份丢给了同盟国。1915年的失败是沙皇专制政权灭亡的开端。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是著名的反战活动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即发出致德国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公开信,呼吁反战,遭到拒绝。从1914年到1918年,他连续发表文章,谴责交战各国政府是战争的罪魁祸首,呼吁立即结束这场自相残杀的战争,但不为人们理解,甚至在自己的祖国也被指责为卖国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发表《精神独立宣言》,总结大战的教训,呼吁知识界保持精神独立,以防战争再爆发。

    在二三十年代,他发起组织了国际反战反法西斯委员会,不久当选了名誉主席。在世界反战大会上,他被选为大会主席,并在大会发言中指出反对指向苏联的一切威胁,保卫苏联。后被提名为国际反法西斯委员会名誉主席。

--杨晓明《欣悦的灵魂:罗曼•罗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史实说明“1915年的失败是沙皇专制政权灭亡的开端。”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开创了一条怎样的新型国家发展道路,该发展道路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一战期间罗曼•罗兰的反战活动,并列举作为文学家的罗曼•罗兰的主要代表作品。

(3)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二三十年代,罗曼•罗兰在世界反战大会上的发言的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说:“外国利器强兵,百倍中国,内则狎①处辇毂之下②,外则布满江湖之间”,“外国猖獗至此,不亟亟③焉求富强,中国将何以自立耶!”他认为“目前之患在内寇,长久之患在西人。”

——《李文忠公全书•明僚函稿》

(注释)①狎:轻慢,轻侮;拥挤。②辇毂之下:京都的代称。③亟亟:急迫。

材料二:“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这段话出自康有为的《上清帝第六书》,代表了维新派的共识。最后两句,批评了惨淡经营30年的洋务运动;同时,又说明了近代社会演变过程中的质、量、度。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与这种“小变”不同的,是全变。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历史理【解析】
即从历史发展的视野中理解历史的变化与延续、继承与发展。对历史事件的发生、进程、结果、性质及影响等,对历史人物的言行、贡献、历史地位等,对历史现象的出现、状态、波及、后果等的认识,都需要将其放在历史条件中进行具体的考察,这样才能对历史作出正确、客观、辩证的认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外国“狎处辇毂之下”的罪行,并说出李鸿章认为“外国猖獗”的原因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康有为主张的“全变”比洋务运动的“小变”有什么进步?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康有为主张的“全变”失败的认识。

 

查看答案

20世纪60年代,美国和苏联在世界范围的争霸中,典型事件是(  )

A. 朝鲜战争    B. 古巴导弹危机

C. 苏联出兵阿富汗    D. 科索沃战争

 

查看答案

二战后,如火如荼的民族解放运动席卷整个非洲大陆.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的标志是( )

A. 印巴分治 B. 纳米比亚独立

C. 埃及独立 D. 古巴独立

 

查看答案

美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从1929年的104.9下降到1932年的48.2,下降了54%.在世界市场上,小麦批发价格下跌了70%,大豆、棉花、黄麻、咖啡等跌价50%以上。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经济危机    B. 罗斯福新政

C. 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D. 世界大战的破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