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因思考而改变,因改变面生动。让我们回顾中国共产党的曲折经历,体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
1935年1月,红军夺取了贵州北部重镇。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材料二:(一个国家的集体觉醒)
1978——这是共和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时刻。这个国家和她的人民站在命运的拐点。这一年,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元年。
材料三:(一位老人的智慧)
1979年4月,邓小平对广东省委负责人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杀开一条血路来。
材料四:(一组鼓舞人心的数据)
时间 | 国内生产总值(人民币) | 世界排名 |
1978年 | 3642亿元 | 第15名 |
1990年 | 18668亿元 | 第10名 |
2000年 | 99215亿元 | 第6名 |
2010年 | 568845亿元 | 第2名 |
(1)材料一所指的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是?这次会议作出怎样的重大大决策?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78年是我国命运的拐点,这一拐点开始于哪一次重要的会议?请问这次会议作出怎样的伟大决策?
(3)根据材料三指出请列举出两个特区,并说说特区的作用。
(4)根据材料四指出表格中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1952年底,全国近三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士地。使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彻底废除了,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
材料二: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参加合作社农户1.18亿户,占全国农民总数96.3%。
材料三: 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提倡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都归公社所有。许多果树被砍、家畜被屠宰。
材料四: 到1978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意义更深刻的变化。……开始了叫做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3年底,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
(1)材料一所反应的情况是政府颁布了什么法律的前提下实现的?这一实现,有什么特殊意义?
(2)以上四则材料分别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材料三的做法导致了什么严重后果?
(4)上述材料对今天中国“三农”问题有什么启示?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到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了。
——毛泽东在一届政协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材料三: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野心狼!”
(1)材料一中的这次会议上通过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法律文件是?请简要列举两项这次会议的内容
(2)请结合材料二的这幅图片确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3)材料三这首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试列举几位在这一事件中涌现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在十九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中,确立了党在新时期的行动指南是( )
A.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 B. 马克思列宁主义
C. 毛泽东思想 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内地
C.沿海经济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指挥,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他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 )
A. 邓稼先 B. 杨利伟 C. 王选 D. 袁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