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夏四月丁酉,御顺天门,军吏执颉利以献捷。自是西北...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夏四月丁酉,御顺天门,军吏执颉利以献捷。自是西北诸蕃咸请上尊号为“天可汗”,于是降玺书册命其君长,则兼称之

—《旧唐书》

材料二大宋皇帝谨致誓书大契丹皇帝阁下:共遵诚信,虔奉观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清朝前期统治者一方面采取了比前代更加有效的怀柔政策,另一方面对破坏国家统一的分裂势力也予以狠狠打击。这些措施,有效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及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并奠定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天可汗”是指谁?他为什么会获得这一称号?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份“誓书”对当时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何影响?

(3)据材料三,从“怀柔政策”和“打击分裂”两方面各举一例说明清朝统治者是怎样有效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1)唐太宗原因:他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深得西北各族的拥护与爱戴。 (2)澶渊之盟使辽宋之间保持了较为长久的和平局面,有利于民族交融。 (3)怀柔政策:册封达赖、班禅;建立金瓶掣签制度;设置驻藏大臣、伊犁将军、台湾府等管辖边疆地区。打击分裂: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 【解析】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可汗”是指唐太宗。因为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深得西北各族的拥护与爱戴。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北宋与辽订立的澶渊之盟。这份“誓书”使辽宋之间保持了较为长久的和平局面,有利于民族交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的“怀柔政策”有册封达赖、班禅;建立金瓶掣签制度;设置驻藏大臣、伊犁将军、台湾府等管辖边疆地区。清朝采取“打击分裂”的行动有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等有效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宋代政制,虽存唐人三省体制,而实际绝不同。宋初宰相,与枢密对称“两府”,而宰相遂不获预闻兵事。又财务归之三司,亦非宰相所得预。故宋代虽称中央集权,而其权实不在宰相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

材料四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哪一政治制度?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宋朝在中央政治体制上有何重大变化?这一变化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材料三反映的中央政治体制与此前相比有什么重大变化?材料四中所说“军需房”最终的名称是什么?这一机构的设立有何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主要特点。

 

查看答案

龚自珍的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意思是说,当时的思想界陷入沉闷气氛中。你知道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A. 闭关锁国政策    B. 八股取士与文字狱

C. 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    D. 军机处的设立

 

查看答案

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汗国之初,逐渐形成“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由满洲上层贵族参与处理国政,决定一经做出,连皇帝也不能更改。为改变这一局面,康熙设置了

A. 八旗

B. 南书房

C. 内阁

D. 噶厦

 

查看答案

1771年,渥巴锡率领土尔扈特部众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这期间,担任后卫的9000名土尔扈特勇士,在与追兵的殊死搏斗中全部壮烈牺牲。当时的“追兵”是指

A. 沙俄军队

B. 英国军队

C. 倭寇

D. 葡萄牙军队

 

查看答案

“公元1662年初,侵略军头目被迫到郑成功大营,在投降书上签了字后,灰溜溜地离开了台湾。”这里的“侵略军”来自

A. 英国

B. 葡萄牙

C. 荷兰

D. 沙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