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将广阔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的官员。……新皇帝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中化。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材料三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摘自《中国历史  七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新皇帝”是指谁?从材料看他在地方管理上实行什么制度?

(2)材料二反映了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什么措施?该措施有何作用?

(3)材料三中汉武帝为了巩固大一统接受了董仲舒的什么建议?

(4)三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共同作用?

 

(1)秦始皇;郡县制度; (2)颁布“推恩令”。作用: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封国势力。(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解析】 (1)根据材料一的“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新皇帝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中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皇帝是秦始皇。从材料一的“将广阔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的官员”可以看出秦始皇在地方管理上推行郡县制度。 (2)材料二的图示表明诸侯王可以进行再分封,产生较小的侯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其子弟作为侯国。作“推恩令”的实施,使汉武帝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封国势力,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3)根据材料三的“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学说的统治地位。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推行的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由此可知,三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共同作用是: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这场战争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分裂割据逐步走向统一的发展过程。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三国鼎立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三国均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在对抗中进步,在竞争中发展,从而推动了经济、政治、文化的恢复和发展。

(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的名称是什么?请你写出这场战争的交点双方。

(2)材料二中三国鼎立是指哪三个国家?

(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为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认识到西域的重要性,决定招募使者出使西域。张骞志在为国分忧,勇敢的出来应募,承担这一艰巨的使命。张骞在途中两次被匈奴抓住,扣留了十多年,但他仍然坚持完成使命。

材料二  司马迁在家庭的熏陶下,从小勤奋好学,立志继承父亲遗志撰写史书。司马迁曾遭到关押,又受到酷刑,而他在命运面前却坚忍不拔地写出历史巨著。

(1)材料一中张骞出使西域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材料二中司马迁写出的历史巨著名称是什么?

(2)归纳张骞、司马迁两位历史人物取得上述成就的相同原因有哪些。

 

查看答案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秦汉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

A.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B.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 统一国家的建立 D.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查看答案

中国是世界上几个独立的文明发源地之一,西部的高原与沙漠使古代中国与其他文明交流极少。中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与中亚、西亚文明进行交流发生于(  )

A. 商周时期    B. 两汉时期    C. 三国时期    D. 南北朝时期

 

查看答案

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的封建王朝,组合正确的一项是(  )

①秦朝  ②西晋  ③东晋  ④北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