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贯穿中国古代史的始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汉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地方长官的任免、考核、奖惩悉操于中央政府和皇帝之手。当西汉出现了地方割据势力对抗中央政府的端倪时,贾谊向文帝建言:“欲使天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摘编自班固《汉书》
(1)贾谊的建言在汉武帝的哪一政策中得以体现?有什么历史作用?
材料二:唐末以来五十多年间,更换了五个朝代、八姓十三君。时人眼中,赵匡胤可能是五代后的第六代皇帝。“或谓宋之弱由削节镇之权故,夫节镇之强,非宋强也,强干弱枝,自是立国大体……终宋无强臣之患”。今人眼中,赵匡胤是三百多年赵宋皇朝的立国者。
——摘编自邓广铭《宋史十讲》
(2)结合材料二,分析赵匡胤能成为“三百多年皇朝立国者”的原因。
材料三:元统治者为了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设置地方区域,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明清两朝开始酝酿解决“以土官治土民”的土司割据制度。
——摘编自李怀孔《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
(3)材料三反映了元朝哪一项改革措施?明清两朝是怎样解决土司割据制度的?
(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概括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发展史,并分析对我们的启示。
学习历史地图有利于培养我们的时空意识,下图反映的史实及其影响是( )
A. 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B. 渡江战役的胜利,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C. 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决战的序幕
D. 渡江战役的胜利,振奋了人们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在嘹亮的军歌声中打响了( )
A. 武昌起义 B. 北伐战争 C. 南昌起义 D. 抗日战争
造成下图变化趋势的因素是( )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共和制,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B. 美国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经济迅猛发展
C. 美国内战废除了奴隶制,有利于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D. 英国率先完成电气化,工业发展的势头超过了美国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当下有很多涉及清朝历史的影视作品。清朝(鸦片战争前)的历史是怎样的,请你回答下列问题加以梳理。
(1)清朝巩固和发展了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加强了对台湾、西藏和西北边疆的管辖。其中平定了西北部哪两次叛乱?
(2)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商业较前代都有很大发展。乾隆末年,人口达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1/3。这说明了什么?
(3)清代极端强化君主专制,列举出两项具体措施。
(4)“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民谣,反映出清中期以来什么样的社会状况?“关闭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这表明清朝施行了什么政策?概括这一政策的危害。
社会状况:
政策:
危害: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朝代,唐朝的兴盛与唐初几位皇帝的勤政治国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前期三位皇帝治国措施表
内容 皇帝 | 唐太宗 | 武则天 | 唐玄宗 |
政治 | 完善三省六部制;减轻刑罚 | 抑制旧士族,打击敌对官僚贵族 | 整顿整治,裁减冗员 |
经济 | 减轻人民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 继续推行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措施 |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
用人 |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 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 重用贤能;重视官吏考核 |
形成局面 | “贞观之治” | 贞观遗风 | “开元盛世” |
材料二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看材料一回答:
(1)唐太宗在政治方面的治国措施是:
(2)创立殿试,具有贞观遗风的女皇帝是:
(3)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4)三位皇帝的治国措施有相似之处,请你概括他们在经济方面的措施:
(5)要使国家繁盛,你认为三位皇帝的哪些做法值得借鉴?
看材料二回答:
(6)杜甫在《忆昔》中描绘了开元盛世时什么样的情景?
(7)盛唐经济繁荣,在农业方面发明并推广了哪两种生产工具?
(8)杜甫是唐代的大诗人,被誉为什么?你学过杜甫的诗篇吧,举出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