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开展“近代工业的兴起”的活动课,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读图...

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开展“近代工业的兴起”的活动课,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读图说史)

(1)图(a)、图(b)分别是洋务派创办的哪一类型的近代工业?

图(a):______________。图(b):______________。

(探究学习)

图(c)外国轮船公司在华货物运送数量

(2)根据图(c),指出1842—1890年外国轮船公司在华货物运送数量变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72—1890年外国轮船公司在华货物运送数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学法运用)

下面是小军、小丽对中国近代工业所起作用的评价。

图(d)

(3)小军、小丽对历史事件的评价方法不正确的是哪一位?请说明理由。

 

(1)图(a):军事工业。图(b):民用企业。 (2)特点:由上升到下降。主要原因:洋务运动中创办的近代工业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或轮船招商局的创办冲击了外国轮船公司的业务)。 (3)小军(或小丽)的评价方法不正确。理由:小军(或小丽)没有把历史事件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一分为二地评价,存在片面性。(若有其他看法,符合题意亦可) 【解析】 (1)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a)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运动前期创办的军事工业;图(b)汉阳铁厂是洋务运动后期创办的民用企业。 (2)根据图(c)可知,1842—1890年外国轮船公司在华货物运送数量由上升到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洋务运动中创办的近代工业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小军和小丽的评价方法都不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应该把历史事件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一分为二的评价,两个人的评价都存在片面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研究课题小组在研究太平天国运动时搜集到了以下材料,阅读后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姐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

—洪秀全《原道醒世训》(1843年)

材料二逆贼洪秀全、杨秀清称乱以来,于今五年矣。荼毒生灵数百余万,蹂躏州县五千余里,所过之境……一概抢掠罄尽,寸草不留。……此其残忍残酷,凡有血气者未有闻之而不痛憾者也。……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

—曾国藩《讨粤匪檄》(1852年)

材料三1862年,“借师助剿”前夕,英国在上海的舆论喉舌《华北捷报》载:“太平革命是一场血污的运动……它不是反清的革命,而只是反对一切安乐的、富有的,以及和平的、人民的……谁能说尽太平军给中国社会和物质繁荣所带来的痛苦与破坏?他们所造成的损失真是无法计算的!他们所犯下的罪行真是罄竹难书的!”

材料四1863年,英国传教士致函《香港日报》编辑说:“关于叛军(太平军)情况及叛军性格的可怕记述,早就使我急欲访问南京,亲自去观察一下这些记述究竟有多少真实性……南京城外商业兴旺。古老的城垣里面,田地耕种良好,四乡也一样。小麦、大麦、大豆均极富饶。城内的居民生活显然较扬子江沿岸诸城优裕。新的商店和优美的房屋正在建筑中。居民一般衣着良好。妇女们来来往往,从事于南方妇女所做的日常工作,老人们则带领孙儿玩耍。我们到了任何地方都受到了尊敬和友好的接待。”

—朱学勤主编《中华文明史》

(1)材料一中洪秀全表达了一种什么思想观念?

(2)材料二的作者是怎样否定太平天国的?他为什么对太平天国运动持否定态度?

(3)在对太平天国进行评价时有下列两种观点:

观点一是“(洪)秀全以匹夫倡革命,中国危亡实兆于此”。

观点二是“太平天国是由社会下层民众发起的一次对现存腐朽的封建社会制度的正义抗争”。

上述材料中可以用来支持观点一的有哪些?可以用来支持观点二的有哪些?

(4)在对同一历史问题的研究中,往往会形成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观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人克服了这些困难,逼近镇江城的时候,才充分认识到:驻防旗兵虽然不通兵法,可是绝不缺乏勇敢和锐气。这些驻防旗兵总共只有1500人,但却殊死奋战,直到最后一人。……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

—恩格斯《英人对华的新远征》

(1)恩格斯在这里高度赞扬了“驻防旗兵”的什么精神?他认为中国军队所进行的抵抗具有什么性质?

材料二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通过英国而为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封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2)“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状态主要是由中国皇帝所实行的哪一政策造成的?这种状态是怎样被打破的?

(3)“隔绝状态”被打破之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查看答案

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排演一段反映1900年历史变故的短剧,剧中可能出现的剧情有

①签订《辛丑条约》

②清帝西逃

③八国联军进京抢劫

④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⑤中弹倒下的义和团战士

A. ①②③

B. ②③⑤

C. ②④⑤

D. ③④⑤

 

查看答案

列宁说:“中国人对欧洲人的进攻,这次遭到了美国人、法国人、德国人、俄国人和日本人等的疯狂镇压。这样的暴动究竟是由什么引起的呢?那些用传教的鬼话来掩盖掠夺政策的人,中国人难道不痛恨他们吗?”列宁评价的事件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查看答案

《清议报》(1898年12月创刊)在第16册发表的时政评论中说:“岂不知寡不可敌众,弱不可敌强哉!然出于爱国之心,忍之无可忍,故冒万死以一敌八,翼国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其评论的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戊戌变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