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龙华区发展简史,结合所学知识同答问题:
2016年10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龙华区。下辖六个街道。以其中的龙华街道为例,1949年以来的发展简况如下:1958年3月,上级将宝安县观澜区一分为二,分置龙华乡、观澜乡。同年10月,龙华乡与观澜乡合并成立“红色人民公社”,后改名观澜人民公社(观澜人民公社的规模,大致相当于今龙华区)。1961年7月,龙华从观澜人民公社分出,成立龙华人民公社。1983年7月,龙华人民公社改为龙华区。此前,龙华一直以农业为主。至今保存的“牛地铺”、“牛栏前”等地名,是那时农业经济发展的写照。1986年10月,龙华区改为龙华镇。20世纪80年代以来,龙华镇先后建立了多个工业区,并形成了“工业路”。1988年,台资企业富士康集团在龙华投资设厂。在此前后,一批中小企业在龙华迅速发展。龙华在由乡村走向城市化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请回答:
问题一:1958年3月到7月,龙华、观澜2乡,变成了“红色人民公社”,这一变化的历史背景是什么?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中国经济建设什么特点?如何评价这种变化?
问题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龙华建立多个工业区,井引进富士康等企业,得益于科么政策?中国实行这一政策,是从何时开始的?
问题三:龙华区是深圳经济特区的一部分。经济特区“特”在哪些方面?经济特区的设立,有何历史作用?
历史老师布置课外作业,要求同学们了解改革开放前后自己家庭和亲戚家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要获得第一手资料,主要运用
A. 调查访问法
B. 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
C. 召开学术交流会
D. 阅读网络资料
改革开放后,随着交通设施的完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跟改革开放前相比,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
A. 公交车
B. 火车
C. 飞机
D. 私家车进入寻常百姓家
当时,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且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灰)色的海洋”。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我国( )
A. 解放战争时期 B. 改革开放前
C. 20世纪末 D. 21世纪初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发展迅速,网民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普及率日益提高,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 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B. 信息传递变得快捷和简单
C. 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
D. 有效提高了人民的文化素质
“双百方针”是中共领导文学艺术、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以下关于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学术问题上“百花齐放”艺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B. “双百方针”提出后,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
C. 它是科学文化工作中一项长期性的指导方针
D. 1956年,毛泽东首先提出了“双百”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