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二1905年9月2日,清廷正式颁发上谕废除科举。同年清廷下令设立学部,在全国遍设 新式学堂,制定《重订各级学堂章程》,统一规定全国各地学堂的学制,学堂兼学中学与西学。同 时选派留学生出国和鼓励自费出洋,学成归国,经考核均授予功名。
——王宪明蔡乐苏《中国近现代史述要》
材料三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任用蔡元培为教育总长。蔡元培提出用国民教育、实 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取代前清学部提出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 实的教育方针,临时政府还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规定各级学堂一律改称学校,监督、堂长 改称校长;教科书必须“合乎共和国国民的宗旨”,清朝学部颁布的教科书一律禁用; "小学废止读经等。
——白寿彝《中国通史・近代后编(下)》
(1)材料一中,梁启超如何看待教育的重要性?列举“百日维新”中关于文化教育方面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晚清政府的教育改革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改革的进步意义。
同学们开展“中国近代交通变迁”的历史探索学习,有两首《咏火轮车》的竹枝词激起了大 家的兴趣。“轮随铁路与周旋,飞往吴淞客亦仙。他省不知机器巧,艳传陆地可行船。”“火车当日达吴淞,女伴遨游兴致浓。今日司空都见惯,沪宁(沪,指上海;宁,指南京)来去也从容。”
(1)这两首竹枝词记述的是中国近代哪一种交通工具运行时的情景?
(2)该交通工具的出现在中国近代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回答2条即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2- 1919年,中国的地主、官僚、商人和资本家办厂矿四百七十余家,新厂矿的投资 加上扩建增资共计一亿三四千万元,超过1912年以前50年民族资本一亿三千万元的总和。
材料二1919年全国工厂注册情况(单位: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20世纪初期得到迅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间题。
(1)图一是美国军用飞机空运国民党军队到内战前线。这说明国民党蒋介石重庆谈判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2)图二是中共转战陕北图,骑在马上的人是谁?他当时指挥的是什么重大军事行动?你觉得决 定战争胜利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根据图三回答,西北人民解放军采用什么战术取得了哪些战役的胜利?西北人民解放军为什 么能粉碎敌人的进攻?这些战役有何重要作用?
辛亥革命后,普通百姓的社交礼仪发生了变化,如改跪拜、作揖为鞠躬、握手;改“大人”“老爷”称呼为“先生”或“君”。这些变化体现了( )
A. 女权主义思想 B. 反民族压迫的民族平等思想
C. 反封建的民权平等思想 D. 盲目崇洋的全盘西化主张
下图是中国第一家现代出版机构的标志。该出版机构创办于 ( )
A. 洋务运动时期
B. 维新变法时期
C. 辛亥革命时期
D. 新文化运动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