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乃袁氏推翻民国,以一姓之尊而奴视五族,此所以认为公敌,义不反兵(顾)。今是非已大白于天下之人心,自宜猛厉进行,无遗一日纵敌之患,国贼既去,民国始可图安。”这一宣言旨在( )
A. 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 B. 要求袁世凯取消帝制
C. 反对袁世凯解散国会 D. 彻底推翻袁世凯的统治
(题文)为了换取日本对自己当皇帝的支持,袁世凯接受了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某条约的大部分内容,该条约( )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辛丑条约》 D. “二十一条”
护国运动中,梁启超、蔡锷等人的反袁斗争与孙中山的反袁斗争在客观上形成了同盟,主要是因为( )
A. 双方的矛盾日趋解除 B. 双方的政治观点已趋于一致
C. 双方已结成同盟 D. 袁世凯复辟帝制不得人心
孙中山在《第二次讨袁宣言》中称:“一人称帝,天下骚然。志士仁人汗喘相告,而吾同志益愈奋励,冒死以进。滇、黔独立,文意豁然。”材料中的“滇、黔独立”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辛亥革命
B. 二次革命
C. 护国战争
D. 黄花岗起义
甲、乙两位同学对20世纪初的中国历史进行学习研究后,发表了以下看法。甲:20世纪初的中国,已经出现了民主政治的曙光。乙:很可惜,民主与近代中国擦肩而过。下列史实能支持甲、乙同学观点的( )
A. 甲:百日维新;乙:戊戍政变
B. 甲:辛亥革命;乙: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C. 甲:洋务运动;乙: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D. 甲:北伐战争;乙: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小明同学制作了以下表格,请判断他研究的学习主题是
时间 | 史实 |
1912年2月12日 | 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下,宣统帝下诏退位 |
1912年2月13日 | 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并推荐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
1912年2月15日 | 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
1912年3月 |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
1912年4月 | 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
A. 武昌起义过程
B. 孙中山革命活动
C.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过程
D.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