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公车之人散而归乡里者,亦渐知天下大局之事,各省蒙昧启辟,实起点于斯举。” “1...

“公车之人散而归乡里者,亦渐知天下大局之事,各省蒙昧启辟,实起点于斯举。” “1895年以后,中国官绅产生普遍醒觉,行动日渐积极,并扩大方向。”这说明甲午战争

A. 唤醒了中国人的民族意识    B. 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C. 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D. 导致了实业救国的热潮

 

A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甲午战后,公车上书轰动全国,醒了民族意识。B项说的是《马关条约》的影响,C项是关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问题,说的是马关条约的相关条款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影响,与公车上书这件事无关;D项为实业救国,与题干中的通过改革变法挽救民族危机不相吻合。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午战争中黄海战役的结局是:

A. 双方互有损失

B. 日本舰队全军覆没

C. 北洋舰队丧失战斗力

D.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查看答案

(题文)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中国近代海军最早创建于

A. 鸦片战争时期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

C. 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D. 洋务运动时期

 

查看答案

关于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下列表述有错误的是:

A. 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虎门销烟

B.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洗劫

C. 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

 

查看答案

《清议报》(1898年2月创刊)在第16册发表的时政评论中说:“岂不知寡不可敌众,弱不可敌强哉!然出于爱国之心,忍无可忍,故冒万死以一敌八,冀国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其评论的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鸦片战争

 

查看答案

陈旭麓说:“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大脑,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由1000多名举人发起“公车上书”,要求变法图强的历史背景是

A. 鸦片战争的炮声

B.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甲午战争的惨败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