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示法是研究和学习历史常用的方法之一。下面空白方框处应填(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戊戌变法
D. 辛亥革命
近代浙江慈溪一带曾经流传着一首民歌:“洋人好比一支鹰、洋人怕的红头军。”民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林则徐虎门销烟 B. 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
C.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D. 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美国学者杰明·艾尔曼说:“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只限于广东一带,当时的问题是太平天国,大概几百万中国人死去,中国的经济中心江南一带都乱了……把清朝的元气消耗得很厉害,导致国力衰减。”作者认为( )
A. 鸦片战争使中国成为了半殖民地 B. 太平天国运动推翻了清王朝
C. 太平天国运动严重破坏经济发展 D. 鸦片战争有利于中国近代化
“1840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管束控制中国政府,‘合法’地剥夺榨取中国人民。不仅使中国人民从此陷入苦难的历程,也促进中国人民觉醒和奋起。”材料表明近代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 改革政治体制 B. 反侵略反封建
C. 发展民族工业 D. 推翻军阀统治
“每一县或一州,农之食烟者十之二,工之食烟者十之三,贾之食烟者十之六,兵之食烟者十之八,仕之食烟者过半。”“十室之邑,必有烟馆。”这说明清朝( )
A. 吸食鸦片现象普遍 B. 军民体质下降 C. 林则徐禁烟无成效 D. 白银大量外流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一般看来,这一变化对欧洲人是有利的,但对他地方人则意味着灾难,如美洲由于欧洲传来的天花等疾病而人口大量减少,非洲出现跨大西洋的奴隶贸易,远至澳大利亚则是长期存在的文化和语言的毁灭。因此,旧的庆祝欧洲“海外发现”的描述,受到一些土著美洲人或非洲裔美洲人历史学家的广泛挑战。依据上述观点,哥伦布于1492年的首次出航美洲,与其说是开启了欧洲人扩张和征服的英雄历史,不如说是启动了可怕损失的历史。
——帕尔默主编《世界近现代史》
(1)阅读材料一指出使大西洋由一道栅栏,一个终点,1500年左右变成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的历史事件。如何评价这一历史事件
材料二:回首最近100多年的历史,人类经历了血腥的热战、冰冷的冷战,也取得了惊人的发展、巨大的进步。上世纪上半叶以前,人类遭受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劫难,那一代人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免于战争、缔造和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殖民地人民普遍觉醒,他们最强劲的呼声,就是摆脱枷锁、争取独立。冷战结束后,各方最殷切的诉求,就是扩大合作、共同发展。
《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
(2)为免于战争、缔造和平,二战后成立的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是什么?简述它的宗旨与作用。
材料三: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成长,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全球命运与共、休戚相关,和平力量的上升远远超过战争因素的增长,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
同时,人类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金融危机阴云不散,发展鸿沟日益突出,兵戎相见时有发生,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阴魂不散,恐怖主义、难民危机、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
《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
(3)根据材料三概括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因。
材料四:中国决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中国发展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只有那些习惯与威胁他人的人,才会把所有人都看成是威胁……
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中国将继续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建设,为世界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让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阳光普照世界!
——习近平在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讲话
(4)依据材料四谈谈你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