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95 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 月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95 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 月18 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

材料二: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悍然向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请回答:

(1)材料一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这一事件发生后,当时的蒋介石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

(2)根据材料二提供的内容,请你说出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三:我跟蒋先生(指蒋介石)的冲突,就是他是要“安内攘外”,我是要“攘外安内”。

――《张学良口述历史》

(3)1936 年,为了让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什么行动?揭开了什么序幕?

材料四:毛泽东说:“直到现在国民党还是一个大政党,拥有庞大的军队,这个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现在总算也还在打日本……”

(4)请列举国民党军队打日本的战役一例。

材料五:“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

(5)材料五这段文字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1)九一八事变、不抵抗政策 (2)七七事变(或者卢沟桥事变) (3)西安事变 国共两党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 (4)台儿庄战役 (5)南京大屠杀 【解析】 (1)依据材料中“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可知材料一指的是1931年9月18日夜,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由于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境沦陷。 (2)依据材料中“日军……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悍然向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可知,材料描述的是 “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军队奋起反抗,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开始。 (3)依据材料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12月12日,为了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和杨虎城跟共产党合谋在西安华清池发动兵变,扣留了蒋介石,发动了西安事变。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同志的主导下,最终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国共两党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拉开。 (4)依据材料“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可推出应该是台儿庄战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台儿庄战役中国人民取得的又一次胜利,是抗日战争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也是徐州会战国民革命军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5)依据材料五信息“钟山花雨、一九三七、一二一三、三十余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是1937年南京大屠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下是解放战争期间部分报纸内容。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

(1)图一影片反映了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开始转入战略决战。( )

(2)图二中的“长春”在辽沈战役中获得“解放”。( )

(3)与图二相关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

(4)图三中对应的相关战役基本解放了东北全境。( )

(5)图四中“解放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

(6)共产党能击败国民党,除了国民党指挥失当,人民对共产党的拥护和支持也是重要因素。( )

 

查看答案

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的标志是在国民党军队进攻

A. 中原解放区后    B. 晋察冀豫解放区后

C. 大别山后    D. 陕甘宁解放区后

 

查看答案

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有句台词:“我们要主动‘关照’日本鬼子,让它尝尝被八路军打的滋味。”能有力地证明这一台词的战役是

A. 渡江战役

B. 台儿庄战役

C. 淮海战役

D. 百团大战

 

查看答案

2017年1月,教育部发函,将中小学教材原“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按照这种观点,抗日战争开始于

A. 九一八事变    B. 一二八事变    C. 一二九运动    D. 七七事变

 

查看答案

下表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四个阶段。其中,空白处应该填写

A. 民族耻辱,抗争探索

B. 十年内战,国共对峙

C. 打倒美蒋,人民解放

D. 恢复经济,巩固政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