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卫国人,姓公孙,名鞅。因在秦国有功封于商,史称商鞅。他于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支持下实行变法,变法涉及政治、经济和军事等领域。
材料二: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即位,即秦惠王。公子虔等人告发商鞅“欲反”,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亡至关下,欲宿客舍,客舍主人不知他是商君,见他未带凭证,告以商君之法,留宿无凭证的客人是要治罪的。商鞅回到自己的封邑,举兵抵抗,结果失败,被车裂而死。
材料三:战国时期,各国通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商鞅变法100多年后,秦王灭六国实现国家统一。
(1)商鞅变法的内容中,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什么?最受新兴地主阶级欢迎的措施是什么?最受普通士兵欢迎的措施是什么?最受普通农民欢迎的措施是什么?
(2) 结合材料二、三回答:商鞅最后被车裂而死,那么,商鞅变法失败了吗?商鞅变法有什么意义?
(3)商鞅变法100年后,秦国蜀守修建了哪一项水利工程?商鞅变法135年后,秦国的哪一位国君完成了国家统一?
在中国古代的变法改革中,有一次改革,统治者向被统治者学习,采取一系列“汉化”政策,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这一次变法是( )
A. 李悝变法 B. 吴起变法
C. 商鞅变法 D. 北魏孝文帝改革
在中国南北分治时期,东晋与前秦之间发生了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此次战役的名称是什么?( )
A. 巨鹿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战
源于印度的佛教是在什么时候传入中国( )
A. 秦朝 B. 西汉 C. 东汉 D. 南北朝
在中国历史上,西晋之后出现了南北分治局面,北方出现了“十六国”和北朝的更替,南方出现了东晋和南朝的承接。其中的“宋齐梁陈”是指( )
A. “十六国”中的四国 B. 北朝先后更替的四国
C. 东晋管辖下的四国 D. 南朝先后更替的四国
西周、西汉和西晋初年,统治者都实行过分封制,这几个朝代的分封制都对历史发展产生过负面影响。西周的分封导致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隔绝,西汉的分封导致了汉景帝统治时期的“七国之乱”,那么,西晋的分封导致了什么结果呢?( )
A. “百家争鸣” B. 农民大起义
C. 西晋统一全国 D. “八王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