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邓小平在回忆某一历史事件时曾说:“我们好似一根扁担,挑着陕北和山东两个战场。 我...

邓小平在回忆某一历史事件时曾说:“我们好似一根扁担,挑着陕北和山东两个战场。 我们要责无旁贷地打出去,把陕北和山东的敌人拖出来。我们打出去挑的担子愈重,对全局愈有利。”据此分析此历史事件是

A. 千里挺进大别山    B. 百万雄师过大江

C. 淮海战役    D. 会师大西北

 

A 【解析】 根据题干的“把陕北和山东的敌人拖出来”等信息可知,邓小平描述的是千里跃进大别山。结合所学可知,1947年6月, 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区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向国民党统治区发动大规模进攻。他们直接插入敌人兵力空虚的大别山地区,刘邓大军开辟大别山根据地,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BCD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与题干信息不符,都排除。故选择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周恩来总理曾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前一个“天安门”和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A. 新文化运动    B. 五四运动

C. 北平和平解放    D. 开国大典

 

查看答案

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 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诗中所说的“两劫”,其中“一劫”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另“一劫”发生在

A. 鸦片战争期间    B. 中法战争期间

C.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查看答案

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以上三个条约对中国影响的共同点是

A. 开设工厂,便利了列强资本输出

B. 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关税主权

C. 巨额赔款,加重了人民经济负担

D. 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查看答案

图片能反映时代的变化特征,图1这一场景最早出现在

A. 新中国成立后

B. 新文化运动后

C. 五四运动后

D. 辛亥革命后

 

查看答案

1948年冬,陈毅赋诗《淮海前线见闻》:“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担架队,几夜不曾睡,稳步轻行问伤病,……”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A. 人民解放军以徐州为中心同国民党主力决战

B. 人民群众为淮海战役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C. 华东与东北解放军合力进行了淮海战役

D. 淮海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