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被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被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为其国,必稍自弱矣。”

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请回答:

(1)材料一是谁向哪位皇帝所提出的什么建议,为监视地方官吏豪强,此皇帝还建立了什么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

(2)材料二又是谁的建议?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的观点

(3)材料二中的“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是指哪家学说?为了推行此学说又采取了什么重要措施?

(4)两则材料反映了西汉在哪两方面完成了大一统?除此外还采取了哪些方面措施?

 

 

(1)主父偃向汉武帝(刘彻)建议实行“推恩令”;刺史制度;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2)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儒家学派;兴办太学。 (4)政治、思想文化;经济、军事。 【解析】 (1)依据材料“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被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为其国,必稍自弱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是主父偃向汉武帝建议实行“推恩令”。西汉初年,诸侯王势力强大,地方上的豪强地主横征暴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为巩固国家的统治,汉初分封了许多封国。到汉武帝时,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已经有相当大的势力,严重威胁中央集权。为消除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了主父偃的建议,颁布了“推恩令”,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为监视地方官吏豪强,汉武帝还建立了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个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和豪强。这些措施使得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2)依据材料“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是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汉武帝在位时,诸子百家的思想比较活跃,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为了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居于独尊地位,成为此后汉代乃至两千年封建社会统治人民的正统思想,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3)依据材料“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是指儒家学派;为了推行儒家学说,汉武帝下令兴办太学,推行儒学教育。 (4)根据上述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西汉在政治上,思想文化上完成了大一统;除此外汉武帝还在经济、军事方面采取了措施。经济上,统一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同时开发南疆,开拓疆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唐)李白《古风》

材料二:见下图

材料三: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内兴工作,外壤夷狄,收秦半之赋,发闾左之戍。

(至秦始皇时,统一了天下,对内大兴土木,对外征讨,国家征收的田赋超过百姓收入的之二,随意征发平民去服兵役。)

——《汉书・食货志》

材料四:“且壮士不死则已,死要立下大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史记·陈涉世家》

(1)材料一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谁?其“扫六合”指的是什么事?“扫六合”的完成有什么重大意义?

(2)材料二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秦始皇采取的什么措施?实行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和材料四之间有什么联系?

(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秦始皇是个怎样的人?

 

 

查看答案

阅读下图后,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涂“正确”,错误的涂“错误”

                              丝绸之路路线图

(1)“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到达欧洲和美洲。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历时十三年,受尽磨难,但未能完成使命,因此毫无意义。

(3)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4)经丝绸之路,西域的核桃、葡萄转入汉朝,汉朝的丝绸和铸铁等技术转入西域。

(5)“丝绸之路”除陆路丝绸之路外,还有海路丝绸之路。

(6)“丝绸之路”不但是商贸之路,更是友谊之路、文化之路、发展之路……

 

 

查看答案

三国时期,孙权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这里的夷洲指今天的哪里?

A. 海南

B. 香港

C. 澳门

D. 台湾

 

查看答案

《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这场战役是

A. 巨鹿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涿鹿之战

 

查看答案

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的“志向”是

A. 统一全国

B. 消灭袁绍

C. 废汉献帝

D. 建立魏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