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材料二:如下图所示

材料三:为了按照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大多人的最大利益……根据过度时期总路线,从1953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实行系统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公私合营中实行‘四马分肥’的‘赎买’政策。……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客观形式的推动下……到(1956年)1月底,全国大城市以及50个中等城市,先后全部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1)根据材料一,为了改变毛泽东所说的状况,党中央在1953年制定并实施了什么规划?其基本任务是什么?请例举出这一规划取得的两个主要成就。

(2)材料二中,由A到B有哪两个主要原因?由B到C变化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从中可以汲取什么深刻教训?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内容回答,除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外,国家还进行了哪两个方面的改造?

(4)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是什么?

 

(1)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沈阳机床厂、第一汽车制造厂 (2)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农业和手工业 (4)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解析】 (1)依据材料“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说明我国有一些轻工业;“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说明我国重工业特别落后。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二问结合课本所学,其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人才;第三问,依据课本所学,回答一五计划的成就。工业方面,“四个第一” 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刚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试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交通方面: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同时修建了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工业基地的建设: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华北和西北也建成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沿海地区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 (2)依据表格中A到B折线上升,反映了1952年到1957年有农业政策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结合所学可知,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农民分到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劳动积极性高,促进了农业的发展;1953——1956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促进了农业的发展;B到C折线下降,反映了1957年到1960年农业下降。结合课本所学,1958年中国错误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再加上1959-1961年的三年自然灾害,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我们应该吸取以下经验: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必须实事求是,不能盲目冒进;经济政策的制定必须符合国情。 (3)根据已学知识,从1953年开始,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的改造。由此可知,除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外,国家还进行了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依据课本所学,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思路决定出路。思想解放能够推动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提出了什么主张?这两个主张的提出有何共同目的?

材料三: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2)为了让“国人”“脱蒙昧时代”,陈独秀等人在历史上高举过哪两面大旗?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在学习西方上有什么新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在面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时应秉持怎样的态度?

 

查看答案

“历史事实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实现民富国强”。为寻找历史事实依据,印证上述结论,九年级(13)班同学以“探寻中国救亡图存、富民强国之路”为主题,通过网络等手段搜集到以下资料,设计出相关问题,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探究。

(屈辱与探索)

材料一: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下,坠入近代的屈辱、彷徨与困惑。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1)依据材料一,指出“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的含义是什么?“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概括“维新之路”“共和之路”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的共同原因。

(抉择与奋斗)

材料二: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联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应将重心转向农村,积聚革命力量,发展壮大自己,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2)依据材料二,“正确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在这条正确革命道路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长期艰苦卓绝斗争中经历了哪些重大事件?(两项即可)

(发展与富强)

材料三:1956年,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经过艰辛求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3)依据材料三,“历史性的伟大转折”指什么?“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指什么道路?请列举1978~2001年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一例即可)

(收获与拓展)

(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同学们对上述结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请谈谈你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世界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的主要政治力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制约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结构状态。结合提示信息,完成下面各题。

(1)根据时间轴上的提示信息,写出与①②序号对应的相关历史事件。

     

     

(2)如下图两幅图中军事集团的形成,分别对上述不同时期的国际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3)简述中国在两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国际格局中的地垃。

(4)在1955~1991年间的世界格局下,分别概述下列时间段内中国和西欧各自的经济发展特点。

20世纪50~70年代:     

20世纪70~90年代:     

 

查看答案

连线

A.隋文帝    ①开创科举殿试制

B.隋炀帝    ②出现贞观之治局面

C.唐太宗    ③开通大运河

D.武则天    ④完成国家统一

E.唐玄宗    ⑤出现“开元盛世”局面

 

查看答案

文明在传承与交流中发展。

材料一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此可谓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

1)结合所学举出唐朝诗人李白赞美四川的诗作和北宋写下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名句的四川词人。(2分)如果说楚辞、汉赋和唐诗是贵族文学,那么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属于什么文学?(1分)

材料二 人文主义者从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中发现了以人为本、勇于追求、乐观向上的精神;又从《圣经》里找到了早期基督教的理想:人们不分种族、无论贵贱,在上帝面前一律平等……

——张跃发主编《近代文明史》

2)据材料二归纳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内涵。(3分,不得摘录原文)并概括文艺复兴与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关系。(1分)

材料三 中国古代有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今天这种说法已经通过计算机网络变成了现实。人们可以在网上浏览新闻、查询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料,进入浩瀚的知识海洋;迅速的电子邮件可以把信件在几秒种之内传到千里之外, 并能在屏幕上做长时间的通话,……互联网……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它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据材料三归纳当今人类文明传播的特点及形成原因。(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