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颂扬了一位清代名将率军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业绩。这位名将是( )
A. 林则徐 B. 左宗棠 C. 邓世昌 D. 丁汝昌
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 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C. 列强获取大量赔款
D. 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 《北京条约》 B. 《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不计个人得失,上书皇帝,严禁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二百万多斤鸦片。“他”是( )
A. 林则徐 B. 关天培 C. 左宗棠 D. 邓世昌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不同时期民族关系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
(1)唐朝时期的吐蕃是今天哪一少数民族的祖先?材料一反映了唐与吐蕃友好交往的哪件大事?
(2)唐朝与少数民族的和平交往反映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
(3)材料二反映的是北宋和哪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盟约?这个盟约名称是什么?
(4)两宋时期,还有哪两个少数民族政权与北宋政权并存?
(5)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具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昂扬进取的精神。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唐•杜甫《忆昔》
材料二唐朝户数在 639年(唐太宗贞观13年)达300万户,705年有615万户,740年(唐玄宗开元28年)为841万户,754年有918万户。
——冻国栋《中国人口史》(第二卷)
材料三 万国尽征戌,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唐.杜甫《垂老别》
(1)据材料一和材料三指出该诗人生活在唐朝的什么特殊时代?他的诗被后人称誉为什么?
(2)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材料二的数据印证了材料一中哪一句诗所描述的情况?
(3)材料二中,639~751年间唐朝的户数数据呈现出怎样的趋势?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
(4)造成材料三景象的是哪一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