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时期的报纸上出现了一首题为《相隔一层纸》的诗:“屋子里拢着炉火,老爷吩咐开窗买水果,说‘天气不冷火太热,别任它烤坏了我’。屋子外躺着一个叫花子,咬紧了牙齿对北风喊‘要死’!可怜屋外与屋里,相隔只有一层薄纸!”这首诗最早可能创作的时期是
A. 辛亥革命 B. 新文化运动 C. 五四运动 D. 抗日战争
1912年元旦,《申报》刊登了这样一条庆贺标语:“中华民民万岁”。《申报》把“国”字改写“民”为主要是为了体现
A. “三民主义”在中国的实现 B. 民国建立,封建制度终结
C. 中华民国主权在民的思想 D. 人民仍处在专制统治之下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在这三个历史环节中促使中国社会向近代变革的重大历史事件分别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 B. 二次革命 鸦片战争 甲午战争
C. 洋务运动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D. 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是指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北京条约》 D. 《辛丑条约》
归纳和总结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如果为下列四组图片拟定一个主题。正确的应是
A. 抵抗侵略 B. 祖国统一 C. 民族团结 D. 文化交流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
A. 注重法治,稳定社会秩序 B. 承认土地私有,发展经济
C. 推行县制,便于国家管理 D. 推动民族交融,富国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