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一个人的名字往往记载着一段历史,一个人的名字往往蕴含着一种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深刻的...

一个人的名字往往记载着一段历史,一个人的名字往往蕴含着一种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深刻的时代背景。观察下列信息并回答问题:

(1)甲人物所说的电影《上甘岭》源于历史上的哪一次战争?

(2)乙人物所说的“那段不堪回首的动乱岁月”与哪一事件有关,这一事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3)丙人物所说“欲速则不达”,请结合事件的背景和影响予以说明。

(4)丁人物所说的“那历史性的一刻”指哪一事件?

(5)按年龄大小给甲、乙、丙、丁四个人物排列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

C.丁>甲>丙>乙

D.乙>丁>丙>甲

 

(1)抗美援朝战争。 (2)“文化大革命”。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3)中国刚刚从革命战场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再加上当时的自然灾害等因素,国家和人民面临新中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这一结果充分说明了“欲速则不达”。 (4)开国大典(或新中国成立)。 (5)C 【解析】 (1)结合题文“李援朝”,依据所学可知,1950年-195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著名战役,涌现出战斗英雄黄继光。 (2)结合题文“张文革”,依据所学可知,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从中作乱,给党、国家、人民带来了灾难,1976年10月,党中央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结束。 (3)结合题文中“王跃进”,依据所学可知,此人生于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时期,那时中国刚刚从革命战场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再加上当时的自然灾害等因素,国家和人民面临新中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这一结果充分说明了“欲速则不达”。 (4)结合题文中“共和国同龄人”“刘国庆”可知,此人生于新中国成立那一天,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人山人海共同迎接庆祝开国大典,这正是丁人物的名字见证的“那历史性的一刻”。 (5)结合题文“李援朝”“张文革”“王跃进”“刘国庆”,依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之初经历了抗美援朝,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干劲剧增开展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最终酿成更左的错误“文化大革命”,按历史发展的顺序排列,刘国庆的年龄最大,依次为李援朝、王跃进、张文革,故丁>甲>丙>乙,所以本题应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首都30万人齐集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紧接着他按动了电钮,升起了新中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同时,乐队奏起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

——《历史上的今天》

材料二  新中国刚成立时,国土尚未完全解放,国民党残余势力蠢蠢欲动,想以大西南为基地重新复辟;国内各种反动势力也对共和国充满仇恨,想和国民党军配合,在经济上绞杀人民政权;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没有土地,在经济上仍然受到地主阶级的剥削;国际上,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联合国军”打到了中朝边境,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

请回答:

(1)材料一描述的是什么事件?请用一句话描述这一事件的意义。

(2)材料一中“首都”“五星红旗”“代国歌”在何时何地召开的什么会议上决定的?材料一中“28响”象征着什么?

(3)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人民政府面临着很多困难。结合材料二分析,为克服困难,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下列模范人物中,曾担任河南兰考县委书记,为治理灾害,改变贫穷面貌,与当地干部群众同廿共苦,带病工作直至生命最后一息,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A. 焦裕禄

B. 王进喜

C. 邓稼先

D. 雷锋

 

查看答案

“花生壳,圆又长,两头相隔十几丈,五百个人抬起来,我们坐上游东海。”这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某一地区农民的劳动号子。如果将上述劳动号子作为史料,可以用来印证(  )

A. “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B. “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

C. 人民公社欣欣向荣的气象 D. “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

 

查看答案

以下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土地改革

B. “大跃进”运动

C. 第一个五年计划

D. 三大改造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先后经历了土地改革,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几次大的政策调整。其中,使土地所有制性质由私有制转专为公有制的是

A. 土地改革运动

B.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