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只有钢铁等基础工业发展了,机器制造业的原料增多了,轻工业的装备才能保证……同时,当时的国际环境也急需我们尽快建立强大的军事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
材料二 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的地位
项目 | 公有经济 | 私有经济 |
工业总产值 | 100% | 0 |
商品零售额 | 95.8% | 4.2% |
材料三 1958年,一首打油诗这样写道:“深耕细作产量高,一棵玉米冲云霄;彩云拴住玉米腰,吓得月亮弯了腰。”
材料四 1958年10月25日,山东范县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的什么状况?为改变这种状况提出了什么方针?结果如何?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经济成分有何特点?这与哪一事件有关?这一事件有何意义?
(3)材料三、四反映了1958年发生了什么运动?造成了怎样的危害?
识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这三幅图分别反映的是什么时间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2)请从三幅图中任意选择一幅图,谈谈这幅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意义。
(3)简要分析这三幅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
在历史学习中,“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 “一五计划”的完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C. 三大改造包括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长达十年之久的文革结束了
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三次历史巨变,第二次历史巨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制度的建立,其标志分别是
A. 开国大典、“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B. 土地改革的完成,“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C. 开国大典、三大改造的完成
D. 土地改革的完成、三大改造的完成
根据所学知识,找出下列搭配正确的一项( )
A. “最可爱的人”——焦裕禄 B. “解放军好战士”——雷锋
C. “党的好干部”——王进喜 D. “铁人”——邱少云
造成1959年至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最主要原因是
A. 自然灾害的影响 B. 苏联撕毁经济技术合作协议
C. 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 D. 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