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17世纪,1000人中没有一人穿...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17世纪,1000人中没有一人穿袜子;18世纪,500人中没有一人穿袜子;19世纪,1000人中没有一人不穿袜子;18世纪60年代前,人们的时间观念不强,即使城里的手工工匠,干千活也懒散拖拉,18世纪60年代后,情况发生变化。时间就是金钱,整个社会变成了一个骚动的蜂巢,绝大多数人都像机器般辛勤劳动,人身上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物质财富前所未有地涌现出来。

材料三:英国政府保障私有财产并鼓励发明创造。从1630年到1809年,英国总共批准了3241项专利,其中1750年以后占2639项,在1800﹣1809年短短几年间,就有92A项发明获得专利,这些发明极大的推动了英国社会的发展。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18至19世纪时英国社会生产、生活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英国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通过上述问题的探究,可以从中得到哪些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认识?

 

(1)生产:手工工场变为机器大生产,生活:时间观念增强,绝大多数人辛勤劳动,物质丰富起来。 (2)工业革命的推动,政府的鼓励,专利权的设置。 (3)科学技术是第一次生产力,利用科技要注意环境保护等。 【解析】 (1)仔细观察材料一两幅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至19世纪时英国社会生产方面的变化是手工工场变为机器大生产;据材料“17世纪,1000人中没有一人穿袜子;18世纪,500人中没有一人穿袜子;19世纪,1000人中没有一人不穿袜子;18世纪60年代前,人们的时间观念不强,即使城里的手工工匠,干千活也懒散拖拉,18世纪60年代后,情况发生变化。时间就是金钱,整个社会变成了一个骚动的蜂巢,绝大多数人都像机器般辛勤劳动,人身上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物质财富前所未有地涌现出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活方面的变化是时间观念增强,绝大多数人辛勤劳动,物质丰富起来。 (2)依据材料“英国政府保障私有财产并鼓励发明创造。从1630年到1809年,英国总共批准了3241项专利,其中1750年以后占2639项,在1800﹣1809年短短几年间,就有92A项发明获得专利,这些发明极大的推动了英国社会的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有工业革命的推动,政府的鼓励,专利权的设置。 (3)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科学技术是第一次生产力,利用科技要注意环境保护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杰出的人物可以推动历史的发展,阅读下列史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华盛顿的行动很感人…为了国家的事业,他却抛弃了养尊处优的生活,离开了家人和朋友,牺牲了自己的舒适环境,把这一切都拿来孤注一掷。

一一约翰•亚当斯

材料二: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但是,当拿破仑建立法兰西帝国……的时候,法兰西的民族战争便成了帝国主义战争,而这种帝国主义战争又反过来引起了反对拿破仑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战争。

——恩格斯《德国状况》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国家的事业”是指什么?华盛顿在这一“国家的事业”中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2)材料二中拿破仑“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拿破仑的“帝国主义战争又反过来引起了反对拿破仑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战争”?

(3)从历史作用看,华盛顿和拿破仑有什么异同点?

 

查看答案

近代早期的殖民扩张和掠夺充满了血腥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当英国殖民者占领孟加拉后,他们首先攻取了孟加拉的因库,仅此一项,就给英国带来了3700多万英镑。……东印度公司使印度人民造受了无穷的灾难,仅170年的大饥荒就饿死1000万人,占孟加拉人口的三分之一。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示意图中的中程“?”处应该填写什么?

(2)结合材料一、二指出,上述事件为近代欧美国家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什么条件?

(3)根据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近代早期列民扩张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写到: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材料二: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他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

材料三:恩格斯说:“葡萄牙人……寻找的是黄金,黄全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海岸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请回答:

(1)联系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思潮?这一思潮出现于哪一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从“彼此隔绝”到“联系在一起”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对世界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3)最先实现材料三中“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人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海岸所要的第一件东西”,指出材料二所述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

 

 

查看答案

法国的一位学者说,《共产党宣言》不是一般的书,它不是冰,而是炭,放在锅里能使工人运动这水沸腾起来。《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历史背景不包括(  )

A. 科学社会主义已经诞生 B.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C. 欧洲工人运动正在兴起 D. 工业革命的开展

 

查看答案

有学者断言:“没有美洲这片海外给养地,没有在其上辛勤耕耘的非洲奴隶,或许根本就不会有‘欧洲奇迹’和工业化革命。”其主要观点是(  )

A. “工业化革命”开始于美洲

B. 殖民扩张推动“工业化革命”

C. “欧洲奇迹”成就“工业化革命”

D. “工业化革命”在全球扩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