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1所示的是我国商周时期哪一种文...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1所示的是我国商周时期哪一种文字?根据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一古文字具有怎样的特点?

材料二: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摘自《论语》

(2)材料二是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谈谈你对这一主张的感想。

材料三:纸是中国人民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在中国,有了纸,才有印刷术的发明;有了纸,才能大量地抄书藏书印书,书籍才能流通,文化才能传播;有了纸,在世界艺术史上大放异彩的中国绘画才能得到蓬蓬勃勃的发展。纸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也是同样大的。

——摘自白寿弈《中国通史》

(3)东汉时对造纸术的改良作出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是谁?根据材料三,概括造纸术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

材料四

(4)材料四与哪一宗教有关?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一宗教的传入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甲骨文;象形。 (2)儒家;要常怀有仁爱之心,爱人如爱己。 (3)蔡伦;造纸术逐步传到世界各地,促进了文化的积累和交流,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 (4)佛教;佛教深刻的影响着中国的传统思想和文化,中国佛教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成为中国文化思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解析】 (1)依据图1所示的“殷虚出土的刻有文字的兽骨”,可知是我国商周时期甲骨文。结合课本所学,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观察图2“古今文字对照表”,结合所学知识,甲骨文这些文字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大多都是象形文字,有象形文字的特点。 (2)依据材料“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是我国古代儒家“仁”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孔子是春秋晚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我对这一主张的感想是,要常怀有仁爱之心,爱人如爱己。 (3)依据课本所学,东汉时对造纸术的改良,作出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是蔡伦;依据材料“在中国,有了纸,才有印刷术的发明;有了纸,才能大量地抄书藏书印书,书籍才能流通,文化才能传播;有了纸,在世界艺术史上大放异彩的中国绘画才能得到蓬蓬勃勃的发展。纸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也是同样大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蔡伦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改进了造纸的方法,纸的质量进一步提高。造纸术逐步传到世界各地,促进了文化的积累和交流,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 (4)依据材料四的图片3和4白马寺和云冈石窟与佛教有关;白马寺是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云冈石窟中雕刻有大量佛像;结合课本所学,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至今已2000年。它深刻的影响着中国的传统思想和文化。历史上真实的佛教决不是一种孤立的信仰,它一直与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各种哲学思想,民间的风俗习惯,社会道德乃至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结合任一起。中国佛教虽然与印度佛教有渊源和继承关系,但佛教传入中国后,就逐步结合中国社会历史的特点,接受着中国思想和文化的影响和改造,然后才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并产生了大量不同于印度佛教的精神和新面貌。中国佛教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成为中国文化思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中国是世界上原始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之一。根据所学知识,说说图1所示的稻谷遗存可能出土于哪一代表性的原始聚落遗址?图2所示遗址的房屋样式是什么?

材料二:都江堰建成后,大大改善了成都平原农业生产和交通条件,使蜀地沃野千里,早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华阳国志•蜀志》)成都平原从此也成为秦国的粮仓和给养基地

——摘自张骅《司马错平定巴蜀与李冰兴建都江堰》

(2)都江堰是由谁主持修建的?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都江堰发挥的价值。

材料三表一

汉朝传到西域的物品和技术

西域传入中原的物品和艺术

1.汉朝的丝绸、漆器等

2.开渠、凿井、铸铁等

1.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

2.核桃、葡萄、石榴、苜蓿等植物

3.多种乐器和歌舞等

 

——整理自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3)丝绸之路的形成开始于哪一重要事件之后?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丝绸之路的作用。

材料四:表二西汉至西晋南北户数变化表

朝代

南北户数

西汉

北方户数远超过南方,占八成以上

东汉

南方户数较西汉激增,占四成以上

西晋

北方户数锐减,南方户数增加

 

——整理自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之向南发展》

(4)根据材料四,指出从西汉到西晋南方户数的变化趋势。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魏晋时期人口的迁移对江南地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查看答案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以下说法中,最符合①所代表时期阶段特征的是(  )

A.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 分裂割据与短暂统

 

查看答案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率九百戍卒,奋起于大泽,“伐无道诛暴秦”,吹响了反秦起义的号角。秦末“反秦起义”风起云涌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匈奴南下 B. 徭役繁重 C. 自然灾害 D. 秦的暴政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促进了生产方式的变革,个体家庭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该时期农业快速发展的最重要原因是(  )

A. 青铜农具的广泛使用 B. 荒田大量开垦

C. 铁农具与牛耕的出现 D. 休养生息政策

 

查看答案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体的文明古国,虽然出现过多次分裂的局面,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下列选项中,都曾实现统一的王朝是(  )

A. 西周、东汉、南朝 B. 东周、东汉、东晋

C. 秦朝、西汉、西晋 D. 秦朝、前秦、东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