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或者所谓的“同态复仇”原则,有学者认为这都是“野蛮的原始残余”有学者却认为这体现的是社会学意义上的一种进步,体现了立法者的人本观念。据以上信息判断,学者们研究的文献是
A. 汉漠拉比法典
B. 《权利法案》
C. 《独立宣言》
D. 《人权宣言》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中国历来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我国古代农业经济长期领先世界,创造了辉煌的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对比材料一中的图一、图二,指出我国农业生产工具的材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2)根据图三示意图信息,判定这著名水利工程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四中的人物是谁?他与图三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请用他当时的身份来说明该水利工程属于秦国。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水利工程的建成对周边地区的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
材料三
(4)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图五图六两种农业生产工具的名称及其用途。
材料四 (汉景帝)诏曰:“农,天下之本也。黄全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令(下令)郡国(各地)务劝农桑。”
——《史记•景帝本纪》
(5)材料四反映了汉景帝的什么思想?历史上把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繁荣局面称之为什么?
材料五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齐名要术•种谷》
(6)根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指出该著作的作者和该书在中国的历史地位。材料五强调发展农业生产需要哪些因素?
古代政治制度是古代政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在传承中创新。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如图1
(1)材料一显示了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制度的作用是什么?
材料二 如图2
(2)材料二这种行政管理制度由谁创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御史大夫的职责。该朝代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推行了什么制度?该制度对后世有何影响?
材料三 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有的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甚至举兵叛乱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也发展起来,兼并土地,聚敛财富,横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礼。
——摘自齐世荣《中国历史》
材料四 汉武帝刘彻大事记
公元前153年4岁以皇子的身份被封为胶东王。次年改立为太子
公元前141年16岁即皇位
公元前138年派使臣出使西城
公元前134年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的主张被采纳
公元前127年颁布“推恩令”
公元前119年打击勾奴取得重大胜利
公元前106年将全国分成了十三个监察区,每毎个区派一名刺史
——摘编自李大龙《汉武帝“大一统”思想的形成及实践》等
(3)根据材料三,哪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应对材料三反映的社会问题?
(4)刘邦建立西汉后,分封了一些诸侯王,形成了汉朝前期郡国并行制度,请用材料四中的史实证明分封制的存在。
(5)根据材料四,分别列举汉武帝即位后在思想、军事领域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当时的一名著名军事将领。汉武帝时期,汉朝国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框中朝代顺序正确的是
A. 西汉、战国、新、东晋、三国
B. 战国、新、西汉、三国、东晋
C. 战国、三国、新、西汉、东晋
D. 战国、西汉、新、三国、东晋
被后人誉为“书圣”的是
A. 锺繇
B. 祖冲之
C. 王羲之
D. 顾恺之
《资治通鉴》记载:“(魏主)今欲断(禁止)诸北语(鲜卑语等),一从正音(汉语)。……(年)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该史料反映的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是
A.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联姻 B. 改鲜卑姓为汉姓
C. 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 D. 以汉服代替鲜卑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