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国家大一统的观念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六国尽灭之后,则更合全国的情形,加以调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当时的郡守,就是一个不世袭的大国之君,自亦有防其专擅的必要。所以每郡又都要派一个御史去监察他。
——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二 自秦汉以来,中国一直是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国家掌控大量的金融资源,经济生活国有化,社会信用在中央而不在民间。
——摘编自“王小五一松鼠财智”的微博
材料三 汉宣帝的时候,就曾经非常高兴地说,汉家有制度,霸王道杂之。霸道就是法家,王道就是儒家,这已经不是孔子提倡的那种思想了。但朝廷不管那个,只要强调为巩固统治,为政权服务就行。
——袁腾飞《这个历史挺靠谱》
(1)结合材料
——和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在地方上实行哪行政制度?这行政制度的实施有何重大意义?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列举秦汉时期“经济生活国有化”的三个相关史实。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是如何推行“王道”的?他的这一做法目的何在?
(4)综上所述,三则材料从哪些方面加强了国家大一统?这些做法在当时有何积极作用?
政府在不同时期推行的各种政策都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生产的发展,也影响着社会安定与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时(赋税很重),农民要将收获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每年在外服役者不下三百万人,繁重的徭役,迫使成千上万的农民脱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秦汉之世,去古未远,所以古代租税的系统,还觉分明。汉代的田赋,就是古代的税,其取之甚轻。高祖时,十五税一。文帝从晁错之说,令民入粟拜爵,十三年,逐全除田租。至景帝十年,乃令民半出租,为三十而税一。
﹣﹣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三东晋、南朝政府为发展生产的需要,非常重视牛耕的推广。禁止屠杀耕牛是东晋、南朝政府的一贯政策。《晋书•张茂传》载:“杀牛有禁,买者不得辄屠”(意为:即使是老牛也不得随意屠宰)。
﹣﹣摘编自张学锋《江南社会经济研究•六朝隋唐卷》
(1)据材料一,概括秦朝农民的生活状况。这种生活状况给秦朝的统治带来哪些不良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汉高祖到汉景帝时赋税征收的变化。汉初实行这样的赋税政策目的是什么?汉文帝、景帝时延续了西汉初年的哪一国策?使社会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3)据材料三,概括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还有哪些原因促使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
(4)综上所述,为了维护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政府在制定政策时需要注意什么?
接触、交流、争鸣与和平交往都促进了人类文明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 百家争鸣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古老的概念,它是指学术上不同的流派开展自由讨论的局面……这些彼此不同甚至观点相反的学派“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竟能相安共处,自由争鸣,大大繁荣了我国古代的学术,丰富了我国的思想史,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曾宪东《战国百家争鸣考》
材料三
材料四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东南沿海出发,经过中南半岛和南海诸国,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抵达东非和欧洲…中国输往世界各地的主要货物,从丝绸到瓷器与茶叶,形成一股持续吹向全球的东方文明之风。基于历史,为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的合作,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东盟时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历史上曾创下的海洋经济观念、和谐共荣意识、多元共生意愿,将为国家发展战略再次提供丰厚的历史基础
﹣﹣据百度百科整理
(1)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认为华夏民族是如何形成的?哪些人被尊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
(2)据材料二,归纳百家争鸣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战国时期“这些彼此不同甚至观点相反的学派”中的两个学派及其主要思想主张。
(3)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A、B处的名称。结合图片,概括丝绸之路上“西方输入中国”与“中国传向西方”的东西各有什么特点?
(4)结合材料四,指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到达哪里?它起着怎样的作用?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有什么重要的当代意义?
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第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下列属于第一手史料的是( )
A. 北京人复原头像 B. 《史记•秦始皇本纪》
C. 孔子的画像 D. 龙门石窟的佛像
相传,唐太宗在临终前,要求将《兰亭集序》真本随同下葬,以便他在地下也能随时欣赏。唐太宗喜欢的《兰亭集序》被誉为( )
A.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 天下第一行书
C. 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农书
D. 中国医学方书的鼻祖
家谱是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也是珍贵历史资料。据卢氏家谱记载,有一支定居涿地。西晋末年,卢氏这一支随晋朝皇室迁到江浙一带。这一历史现象被称为( )
A. 人口东迁 B. 人口西迁 C. 人口南迁 D. 人口北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