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32年时,面对民族危亡的时局,《大公报》就发起《废止内战运动》,称:“内战不止,一切无从谈起。”当时“废止内战”的目的是
A. 维护国共合作
B. 抗击日本侵略
C. 争取国内和平
D. 发展国民经济
刘伯承元帅在《回顾长征》中写道:“口口口口以后,我军一反以前的情况,好像忽然获得了新的生命,迂回曲折,穿插于敌人之间,以为我向东却又向西厖弄得敌人扑朔迷离,处处挨打,疲于奔命。”口口口口填写
A. 长征开始
B. 遵义会议
C. 渡过湘江
D. 三军会师
在近代中国,轮船只是在沿海沿江的口岸城市才出现;铁路的数量也很稀少,平均每个人只有几厘米;电影和报纸,只有在城市才能看到;至于照相,则只是极少数有钱人家的享受。这表明
A. 封建思想阻碍了社会进步
B. 中国的口岸城市数量太少
C. 近代生活变化的范围有限
D. 中国人顽固抵触西方文明
军机处大臣刚毅进言:“义民可诗,其术甚神,雪耻、强中国在此一举。”端王更是将义和团吹得更加神奇。在端王、刚毅的影响下,慈禧于1900年1月发布上渝承认义和拳是合法的群众团体,对义和团进行安抚;6月21日慈禧太后又渝令:“各省督抚,把义民召集成团,借御外侮”。由此可见,清政府对义和团实行“招抚”政策的原因之一是
A. 义和团声势浩大,清政府不敢镇压
B. 想利用义和团对付列强
C. 义和团欺骗了朝中大臣
D. 朝中大臣误导了慈禧太后
19世纪60年代,在内忧外患的危机中,清政府一批开明派官员出于靖内患、御外侮的目的,开展了一场洋务运动。当时洋务派开明官员“靖内患”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是
A. 镇压太平天国
B. 抵抗英法联军
C. 查禁鸦片走私
D. 消灭义和团
中英贸易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在正当的贸易中,英国处于明显的入超地位。为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人找到了一条捷径。“捷径”是指
A. 在中国市场大量销售走私鸦片
B. 与清政府协商进出口货物的税款
C. 降价倾销呢绒、布匹
D. 发动战争迫使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