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回顾历史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要学习西方军事科技技术,于是开始了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在于:“试图从土地所有制方面解决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土地问题。”下列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定都天京 C.金田起义 D.《资政新篇》
电影《十二生肖》讲述了成龙扮演的杰克四处寻找“圆明园”十二生肖中失散的最后四个兽首的故事。这些精美的艺术珍品流失海外是在
A.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观察表格,导致表中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通商口岸的开放 B.小农经济的破产
C.纺织工业的发展 D.协定关税的影响
探究问题
材料一 袁隆平从20世纪60年代起进行水稻良种的培育,经多次杂交试验和筛选,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他培育的杂交水稻亩产可达650千克以上,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被称为“东方魔稻”。袁隆平在实践中提出了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材料二:20世纪60年代,为寻找治疗疟疾的新型有效药物,许多国家组织科研力量展开研究。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经过数百次实验,终于在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青蒿素类药物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由于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据材料一、二,指出袁隆平和屠呦呦科技成果的主要共同之处。
材料三 中国和美国知识技术资源占世界的比重表
| 1990年 | 1995年 | 2000年 | 2005年 | 2010年 | 2012年 | 2013年 |
发明专利申请数(%) | |||||||
中国 | 1.02 | 1.78 | 3.77 | 10.17 | 19.68 | 27.80 | 32.66 |
美国 | 17.16 | 21.78 | 21.48 | 22.94 | 24.66 | 23.12 | 23.12 |
科技论文发表数(%) | |||||||
中国 | 1.32 | 1.58 | 2.87 | 5.86 | 8.34 | 15.45 | 19.60 |
美国 | 40.16 | 34.51 | 31.06 | 28.98 | 27.18 | 36.08 | 35.49 |
总体知识资源(%) | |||||||
中国 | 0.86 | 1.28 | 3.92 | 8.45 | 15.55 | 19.65 | 22.20 |
美国 | 39.90 | 36.63 | 27.85 | 24.28 | 21.34 | 22.71 | 22.45 |
——胡鞍钢等《对中美综合国力的评估(1990—2013年)》
(2)据材料三,指出1990年以来中国“知识技术资源占世界的比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所学知识,探究其成因?
(提示:需答对4个成因)
下面两幅图片反映了新中国的消费变迀,决定这一变迀的根本因素是
A.消费习惯
B.互联网普及
C.经济发展
D.智能手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