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在中国被日本打败举国同仇敌忾之时,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冒着千夫所指、身败名裂的风险...

在中国被日本打败举国同仇敌忾之时,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冒着千夫所指、身败名裂的风险,冷静地提醒人们要看到敌人的长处,进而提出向仇敌学习。他们的意图是

A.吸取经验进行革命

B.仿效日本变法强国

C.维新变法推翻淸朝

D.学习西方抵御侵略

 

B 【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梁启超进行了戊戌变法运动,其目的是为了仿效日本,在中国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实现变法图强。AC项进行革命和推翻清朝是辛亥革命的意图;D项学习西方抵御侵略是洋务运动的意图。B项符合题意,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98年,康有为40岁,梁启超25岁。变革前,两人都没有出过国,对西方文化和制度的了解只限于表面,而且对于西方的认识,也只是局限于所读的传教士的出版物和对香港及上海的殖民管理中的见闻。这说明

A.西方列强支持维新变法

B.慈禧太后控制着政治和军事事务

C.维新派缺乏经验

D.顽固派反对变法

 

查看答案

(2019原创)在中国近代某次探索中,他们由于缺乏对改革制约条件和困难客观冷静的认识和分析,未能形成成熟的改革心理,缺少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实际的活动能力,没有采取灵活多变的战略。这里的探索指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查看答案

(2018濮阳模拟)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依附地位。”“在此以后”的“此”是指

A.《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南京条约》丧失关税自主权

C.《北京条约》割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D.《辛丑条约》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查看答案

(2018洛阳模拟)作为“中国之巨祸”的甲午战争,在某种意义上也决定了此后半个世纪中日两国的发展前途和命运。把37年之后的炮声看作黄海海面炮声的历史回响并不为过。这是在强调

A.甲午战争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B.甲午战争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C.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意味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D.日本在甲午战争之后不断加紧对中国的侵略

 

查看答案

(2018大庆)“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若要再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领中国军队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史实是

A.英法炮轰广州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黄海海战 D.威海卫之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