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前的中国城市街头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城市街头
材料二 1978-2007年我国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由6.7m2增加到27.1m2,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981年的7438km2扩展到2005年的32520.7km2。我国城市人口也从1980年的19.6%快速跃到2005年的40.5%。
材料三 1978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3624.1亿元。2006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已经超过法国和英国。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6619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72534亿元。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到1.53万亿美元。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后我国城市的发展变化。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城市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
(3)请你联系生活实际,举一例说明家乡所在城镇的发展成就。
流行语言是时代发展的一面镜子。20世纪80年代以来,下海、打工、跳槽、经济社会、出国留学等语言迅速流行起来,这反映了我国
A.文学艺术创作的繁荣
B.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
C.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
D.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变革
中国联想集团成功建造“深腾6800”巨型计算机,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备研制高端计算机系统能力的国家。这对推动中国国防、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这表明我国( )
A.“863计划”已完成 B.信息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C.科技强军已实现 D.高等教育形成相当规模
1963年,我国制订了第二个科学技术发展规划,部署了导弹、原子弹的研究试验安排了人造卫星的研制,这说明我国
A. 掌握了世界核心技术 B. 实现了国防现代化 C. 成为世界军事强国 D. 运用科技强化国防
近年来,华为、中兴、航天科工、中芯国际等一批创新型企业脱颖而出,领跑“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加速转变,使中国向“品牌大国”稳步迈进。这主要是由于我国( )
A.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B.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C.努力维护周边地区安全 D.鼓励发展对外贸易
(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沿用明朝的教育制度,学校以四书五经为教材,国家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这样培养的人才,越来越不适应近代中国的需要。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西方,改革教育。洋务运动时期,创办了新式学堂。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近代外交、军事和科技人才。
材料二 从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主要内容有: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戊戌变法时期,作为“新政”,创办了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戊戌变法留下的重要成果,它的创办表明了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材料三 京师大学堂开办以后,科举制依然存在。由于维新变法的失败,科举考试又恢复了八股文。大学堂的学生只有考取科举,才能取得做官资格。每到科举考试时期,学生纷纷请假赴考。这样,国家得不到急需的军事、外交和科技人才。洋务派大臣张之洞奏请停止科举考试,普遍兴办学校。清政府迫于形势,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并于1905年宣布废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
(1)根据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动手绘制出一个表格对我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进行总结。(6分)
(2)通过对以上知识的总结和概括,你觉得我国近代教育不断发展,说明了什么?(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