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10分)为了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具有分解作用,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两...

10分)为了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具有分解作用,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两套实验方案:

方案一:将同一树的部分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后,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接种细菌,乙组不接种细菌,两组都放在无菌环境中,实验过程中都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方案二:取两种树的等量落叶,分别标为丙组和丁组,将两组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后,丙组接种细菌,丁组不接种细菌,两组都放在无菌的环境中,两组在实验过程中都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请根据上述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该探究实验提出的假设是       。方案中分成甲、乙两组或丙、丁两组的目的是                 

(2)方案一中的实验变量是                ,探究实验中不能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此实验中消除这些因素的做法是                                     

(3)方案二中的实验变量是          ,最终可能获得的实验结果是       组的被分解。

(4)比较以上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较科学的是实验方案         ,原因是该方案符合          原则。

(5)实验过程中要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这样做的原因是为细菌生长繁殖提供适宜的         条件,本实验若要成功,还必须在            环境中进行。

 

(1)细菌对植物体具有分解作用 对照作用 (2)接种细菌 无菌环菌环境条件下进行 (3)不同树种和接种细菌 丙 (4)一 实验变量的单一性 (5)水分 温暖 【解析】 试题分析:探究实验的基本步骤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交流和表达等。在实验中要设置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因素不一样,其他的因素都一样,控制好实验的变量,保证实验结论的科学合理。本实验探究细菌对植物体有分解作用,提出的问题是细菌对植物有分解作用的吗的?从而作出假设是细菌对植物体有分解作用。实验中设计了两种方案,甲和乙形成了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接种细菌;同时设计了方案一即甲和乙,变量是唯一的,这样比方案一对影响实验的效果要控制得更好。细菌生长需要一定的水分和营养物质,并且需要适宜的温度,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因此,(1)该探究实验提出的假设是细菌对植物体有分解作用。方案中分成甲、乙两组或丙、丁两组的目的是对照作用。(2)方案一中的实验变量是接种细菌,探究实验中不能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此实验中消除这些因素的做法是无菌环境下进行。(3) 方案二中的实验变量是不同树种和接种细菌,最终可能获得的实验结果是丙组的被分解。(4)比较以上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较科学的是实验方案一,原因是该方案符合实验变量的单一性原则。(5)实验过程中要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这样做的原因是为细菌生长繁殖提供适宜的水条件,本实验若要成功,还必须在温暖环境中进行。 考点:本题考查探究细菌对植物体有分解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为了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和细菌生存的条件,某生物小组取经过消毒的甲、乙、丙个相同锥形瓶,按下表要求进行了实验设计

瓶号

加入物质

50毫升灭菌牛奶

50毫升灭菌牛奶

50毫升灭菌牛奶

瓶口处理

不作处理

不作处理

用消毒棉球塞住

温度

25℃ 

5℃ 

25℃ 

请据表分析,本实验设计中包含了多少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什么   

A.二组,温度、空气

B.二组,空气、消毒棉球

C.二组,温度、细菌

D.三组,温度、空气、细菌

 

查看答案

下列动物中,相同特征最多的一组是(    )

A.海葵、蝌蚪、乌贼

B.血吸虫、蛔虫、猪肉绦虫

C.蜈蚣、蚊子、鼠妇

D.鱿鱼、娃娃鱼、金枪鱼

 

查看答案

在自然状态下,下列四种生物,通常进行无性生殖的(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下列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谚语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谚语中包含的食物链是:螳螂→蝉→黄雀

B.在生态系统中,蝉、螳螂和黄雀都属于消费者

C.螳螂和蝉的发育过程都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D.蝉、螳螂和黄雀体内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气囊

 

查看答案

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于2014年4月25日开幕,本届世园会以“让生活走进自然”为主题,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发展观念,下列叙述中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提倡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B.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率

C.多开采森林木材,改善我们的生活

D.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