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如图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其中的A、B、C、D表示四个实验步骤。请根据实...

如图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其中的A、B、C、D表示四个实验步骤。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D步骤加碘液后的实验现象:1号试管________,2号试管________

(2)馒头在口腔中变甜与________号试管的变化相似,即口腔中的________能使部分淀粉转变成麦芽糖。淀粉最终在小肠中分解成________

(3)B步骤中的“搅拌”相当于口腔中的________作用。实验装置为什么要放入37℃温水中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再要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淀粉是否有影响”,请完善下列需要更改的设计方案。

①将B步骤的两支试管滴加等量的________

②将C步骤中的一支试管放在37℃的温水中,另一支试管放在________中。

 

变蓝 不变蓝 2 唾液淀粉酶 葡萄糖 舌的搅拌 37℃是唾液淀粉酶发挥催化(消化)作用的最适温度 唾液中含有的淀粉酶能消化馒头中的淀粉 唾液 0℃的冰水(或80℃左右的热水,温度要过高或过低) 【解析】试题分析:在科学探究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由图可知:A表示在1、2号两支试管中各放入等量的馒头碎屑;B表示向1、2号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毫升清水和2毫升唾液;C表示将两支试管放在37℃温水中水浴10分钟;D表示向两支试管中各滴加两滴碘液。 (1)1号试管与2号试管对照,实验变量是唾液,说明唾液淀粉酶能消化淀粉,唾液中含有对淀粉有消化作用的唾液淀粉酶,2号试管遇碘不变蓝,原因是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麦芽糖,1号试管遇碘变蓝,原因是淀粉遇碘变蓝色,说明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使馒头在口腔中变甜,淀粉最终在小肠中分解成葡萄糖,与2号试管的变化相似;(3)实验中将馒头切成碎屑是模拟牙齿的咀嚼作用,进行充分的搅拌是模拟舌的搅拌作用;(4)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唾液中含的淀粉酶能消化馒头中的淀粉;(5)若要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淀粉是否有影响”,①将B步骤的两支试管滴加等量的唾液;②将C步骤中的一支试管放在37℃的温水中,另一支试管放在0℃的冰水或80℃左右的热水中,使1号试管和2号试管形成以温度为变量的对照实验,说明低温或高温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所示为4种营养物质含量不同的食品,某同学若长期以其中的一种食品为主食,则最易患佝偻病的是(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人体消化系统中,既有消化又有吸收作用的器官是 (  )

A. 口腔、胃    B. 胃、小肠

C. 口腔、胃、小肠    D. 胃、小肠、大肠

 

查看答案

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①是肝脏,它分泌的胆汁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B. ②是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C. ③是胃,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D. ④是胰腺,它分泌的胰液通过导管流入小肠

 

查看答案

表中是甲、乙、丙、丁甲种食物(各100克)的主要成分,据表分析可知( )

食物

 

糖类(克)

 

蛋白质(克)

 

维生素A

(毫克)

 

维生素C

(毫克)

 

维生素D

(毫克)

 

 

18

 

6

 

3

 

220

 

0

 

 

0.4

 

6

 

4

 

7

 

40

 

 

48.2

 

38

 

40

 

12

 

0

 

 

8.8

 

65

 

7

 

10

 

14

 

 

 

A. 表中所列成分中能提供能量的只有糖类

B. 夜盲症患者应多吃食物甲

C. 坏血病患者应多吃食物乙

D. 食物丁更有助于病人伤口修复

 

查看答案

既是人体的组成物质,又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备用能源)且能保持体温的营养物质是(  )

A. 糖类    B. 脂肪    C. 蛋白质    D. 维生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