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如图是自然界碳﹣氧平衡图,据图回答问题 (1)大气中CO2产生途径有多种,除去自...

如图是自然界碳﹣氧平衡图,据图回答问题

(1)大气中CO2产生途径有多种,除去自然界中有机物的分解、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外还有_____

(2)如图显示:大气中CO2消耗途径主要是_____

(3)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导致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雾霾加重,给地球生态环境恶化.为了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根据上图CO2生产生和消耗途径,对此,我们应该:_______

 

生物的呼吸 光合作用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控制燃烧气体的排放 倡导低碳生活,植树造林 【解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的公式为: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1)生物体中的二氧化碳返回大气的途径有:动植物的呼吸将有机物分解释放二氧化碳;微生物分解动植物的尸体腐烂后,会产生二氧化碳;再者化学燃料的燃烧后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等。所以大气中二氧化碳产生途径有多种,除去自然界中有机物的分解、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外还有生物的呼吸。 (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大气中CO2消耗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3)为了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根据上图CO2生产生和消耗途径,对此,我们应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控制燃烧气体的排放(或开发绿色能源),倡导低碳生活,植树造林(或禁止乱砍乱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果为某市在近20年期间,对城市空气二氧化碳浓度进行研究的统计图,请认真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仔细观察如图,说说在这20年里,二氧化碳浓度变化趋势_____,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既能使太阳光顺畅地透射到大地,又能截留和吸收地表放散出的热量,起着温室上的玻璃一样的作用,这就是_____

(2)根据研究表明,每年冬季的二氧化碳浓度要高于夏季,解释其中的原理_____

(3)为了有效减缓温室效应,请你为政府机构进言献策_____

 

查看答案

2017年11月10日至12月20日,国家开展了第三次全流域长江江豚全面科学考察。长江江豚作为中国内陆水域仅存的水生哺乳动物,处于极度濒危状态。繁忙的水上交通,不仅会对长江江豚直接造成伤害,还会破坏它们的栖息地。工业排放等造成的水质污染,也给长江江豚的生存雪上加霜。

(1)江豚不是鱼类,原因是它具有__________的特征。

(2)造成江豚数量急剧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保护江豚最有效的措施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

(4)作为中学生,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你应该怎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近年来,由于全球的温室效应,有些地区台风暴雨不断,有些地区则更加干旱;在2009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的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下降40%﹣﹣45%;“低碳”已成为每一个人的责任.(“低碳”是指在生产、生活中直接或间接降低能量的消耗,从而减少碳的排放.)如图是某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请结合上述内容,回答问题.

(1)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_____.从图中可以看出,它在大气中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但它在生物圈中被消耗的主要途径是被植物_____吸收进行.

(2)图中的[C]为生物的某一生理过程,完成该过程的生物主要是_____;a和b两类动物在生态系统中作为_____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上海世博会期间,“低碳”元素不断体现,“空气树”、“无石化能源汽车”等成为游客谈论的焦点.节能减排,创造“低碳”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地球人”的共识.“低碳”实质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符合“低碳”要求的是_____

A.焚烧处理农作物的秸秆 B.坐的士替代坐公交上学C.利用风能、地热能发电 D.过节时燃放大量烟花

(4)“低碳”生活要从我做起,(如骑自行车代替开车上班),在你的生活中,你可以为“低碳”做哪两件事情?,_____

 

查看答案

在公路两旁的斜坡上,我们常常看到种有许多草,其目的是(      )

A. 绿化环境    B. 增加经济效率    C. 放牧牲畜    D. 防止水土流失

 

查看答案

下列不属于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

A. 森林资源匮乏,以草原荒漠为主

B. 乱砍滥伐、伐优留劣

C. 草场退化,沙化

D. 森林资源利用不合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