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了压强的知识后,小明和小华用同一只碗放在面粉盘中进行了实验探究,如图所示,下面是他们的一些认识,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两种情况下碗对面粉盘的压力相同
B.两只碗对面粉盘的压强不相等
C.他们这样做是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D.他们这样做是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如图是物流中心搬运货物的货物架,搁物平台可 绕装有轮子的支架转动,方便卸货。货物在搁物平台上的情况如图甲所示,卸货时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卸货时作用在操作杆上的力始终与操作杆垂直。则从甲到乙的过程中作用在操作杆上的压力大小变化情况是
A.变大 B.不变 C.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3分)小明想探究足球滚动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
(1)小明想到自行车轮胎充气不足时很难骑快,于是猜想:足球充的气越足,滚动就越___ ▲ __.
(2)如图所示,小明在一处斜坡上进行实验.他测出足球在A处从静止释放,滚动10m到B处所用的时间为8s;将足球用球针放掉一些气后,在B处从静止释放,测出足球滚动10m到C处所用的时间为14s.
(3)足球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 ▲ m/s.
(4)小明实验中存在不足之处,请你指出一点: ▲
(6分)(1)如图甲乙分别是常温下在教室内进行的“探究冰、蜡烛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甲装置缺少酒精灯加热是 ▲ (正确/错误)的;采用乙装置加热方式的优点是 ▲ ,根据探究过程可知,冰熔化时温度 ▲ (升高/不变/降低),具有这种熔化特点的固体叫 ▲ (晶体/非晶体)。
(2)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 ▲ 尺精密些(选填“A”或“B”),就使用方法而言,去掉不正确操作后,木块的边长是 ▲ 。
(10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该小组在探究实验时,不小心将透镜掉在地上碎成三块.他们不知道碎镜片的焦距是否与原透镜相等,于是选取其中一块镜片,准备测量其焦距.
A、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测量所选镜片的焦距.所用的主要器材有 ▲ ;在图中虚线框内画出你所设计的实验示意图.(图中镜片已画出)
B、测量后,发现这块镜片的焦距与原透镜相等,由此他们得出“每块镜片的焦距都与原透镜相等”的结论.他们这种推断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
(2)实验时,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 ▲ .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小明将光源移至40cm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 ▲ (选填“实”或“虚”)像。
(3)同学们对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评价,其中错误的是( )
A.与烛焰相比,实验使用的光源不会晃动,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较稳定
B.光源镶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可直接测出物距和像距
D.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则利用此实验装置不能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4)光源“F”放在15cm处,其大小如图乙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如果用已经破碎的上半部分凸透镜做实验,则光屏上所成的像是( )
(8分)小红和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在水平桌面上用玻璃板、两支相同的蜡烛、白纸、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做实验,其好处是: ▲ ,玻璃板应该_____ ▲ 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小红经过仔细观察,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支蜡烛的两个挨得很近的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 ▲ ____。解决上面的问题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 ▲ 。
(3)图乙是他们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
物对应点的位置。他们下一步应该怎样利用和处理这张“白纸”上的信息得出实验结论。
▲ (2分) 。
(4)做完一次实验后,小红让蜡烛靠近平面镜重做实验,此时像的位置 ▲ 平面镜(填“远离”或“靠近”),像的大小 ▲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