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胶片,通过晶状体的调节将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如图是不同位置处的两个物体的成像示意图,由图得出:眼睛看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人眼若长期观察近处物体,会造成晶状体过度弯曲,当他看远处物体时,像会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如下图所示的(a)、(b)、(c)、(d)四幅图,能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图______,其矫正做法是图______.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利用光具座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
(1)某同学只能在光屏下边缘看到一个残缺的像,则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如果不改变烛焰和光屏的位置,只移动凸透镜,则应将凸透镜向______移动,才能使像移到屏的中央;
(2)某同学将烛焰、凸透镜、光屏如图所示放置时,在光屏上恰成一清晰的像,那么,凸透镜的焦距应在______cm范围,屏上像的性质为______、______的实像.
(3)现有甲、乙两个凸透镜,甲的焦距为10cm,乙的焦距为30cm,要在长度为100cm的光具座上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你认为应选______(甲/乙)凸透镜.你的理由是______.
查看答案
小明在课外用如图所示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
(1)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______: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蜡烛的正立像 D.蜡烛的倒立像
(2)小明想研究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为此他利用自己的器材反复进行观察、实验,由此提出了自己的猜想:
A、像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大小有关; B、像的大小可能与小孔到物体的距离有关.
接着小明利用上图中的器材进行了实验,其中A是不透明的挡板,中央开有透光的缝隙,测量数据如下表所示:
挡板缝隙长/cm | 实验次数 | 挡板与小孔的距离/cm | 像的大小/cm |
6 | 1 | 5 | 6 |
2 | 10 | 3 |
3 | 15 | 2 |
9 | 4 | 5 | 9 |
5 | 10 | 4.5 |
6 | 15 | 3 |
12 | 7 | 5 | 12 |
8 | 10 | 6 |
9 | 15 | 4 |
要验证猜想a,应选择______实验的数据进行比较,可得出实验结论是:______.
(3)分析比较1、2、3(或4、5、6,或7、8、9)三次实验的数据,可得出实验结论是:______.
(4)小明在进行实验评价时,发现受所用器材的限制,上述影响像的大小因素还缺少一项,它是______.小明对此因素进行了探究,为此对原有器材进行的改进方案是______,具体探究步骤为______.
查看答案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实验时,点燃蜡烛A,另外拿一支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此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_(选填“A”或“B”)所在的这一侧观察.直到看上去B跟A的像完全重合,这一实验步骤可以观察比较蜡烛和它成的像的______,同时还可以确定______.
(2)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______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4)在记录数据表中某同学发现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与像到玻璃板的距离有几组不相等,请你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在玻璃板的同一侧,该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一个比较亮,一个比较暗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OO′为凸透镜的主光轴,S′为点光源S经凸透镜成的像,SA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凸透镜,并完成光线SA通过凸透镜的光路图.
查看答案
如图一点光源S静置于水平面上,在其右侧有一个不透光的物体,正上方有个足够大的平面镜水平放置.请用三角板、刻度尺,通过作图画出并标明经平面镜反射后,不透明物体右侧能被S照亮的范围(需要画出作图时必要的辅助线).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