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 改变命运的一分 办公室只剩下秦老师一个人的时候,门被推...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

改变命运的一分

办公室只剩下秦老师一个人的时候,门被推开了一条缝,像贼一样探进一颗瘦小的脑袋。脑袋的拥有者向办公桌怯怯地走近,怯怯地叫了声:“老师。”

“查分数吧?你59分,全班就你不及格。”秦老师尽量控制自己的音量,努力展示她温和的一面。根据惯例,每次考试结束后办公室门口总会挤满迫不及待的学生,现在这个小男孩是班上最后一位来查分数的学生。  

“老师,能不能,能不能……”把“能不能” 呢喃了好几遍,小男孩才很难为情地抬起那一直比脖子还低的头,一张脸像涂满了红墨水,细得像丝线一般的声音哆嗦着穿过秦老师的耳膜,“能不能给我的作文加上一分?”

“加分?这不好。作文打分得严格对照评分标准。”秦老师摇了摇头,面带歉意地笑笑,“你不用太放在心上,不及格老师不骂你就是了,以后认真些,争取期末拿个高分。”

“可我妈……她会用竹鞭抽我的。”男孩带着哭腔,双手习惯性地往头顶挡,有竹鞭已经临头的感觉。秦老师沉默了,她理解家长望子成龙的热切,当然也不希望学生因贪玩而考试不及格,可管教孩子也犯不上动竹鞭。是不是给他加上一分?秦老师有点犹豫不决,她做事一向很讲原则,可偏偏长着一颗女人心。

不经意地瞧小男孩一眼,正迎上他瑟缩的眼神,秦老师的心猛然一震——在孩子晶莹的泪光中,在恐惧的战栗后面,清泉般的童真悄然流淌。哎!毕竟,他还是孩子,心还非常嫩。

“你看这样好不好?”秦老师灵感一闪,立刻以温暖的目光笼罩小男孩的全身,此刻小男孩正张着嘴,星星般的双眼涌动着期盼。“我在总成绩上给你加一分,但不是送,是借’要还的,期末你还我十分,怎么样?”    1

行,期末还你。”小男孩咬了咬嘴唇,就迈开脚步逃跑似的走出办公室。背后传来秦老师柔和的声音:“要好好念书,不要旷课去捉青蛙摸小鱼……”

因为一直惦记着那十分的“高利贷”,同时也由于对秦老师心怀感激,所以小男孩在此后的学习中非常刻苦。期末,小男孩的语文取得98分的好成绩,被扣去10分,还有88分。于是学校给他颁发了一个“三好学生”奖,一个学习成绩进步奖。这是小男孩上学三年来第一次获奖。紧紧抱着奖状和奖品,小男孩发现秦老师正温和地对自己微笑,挨妈妈的竹鞭都不哭的小男孩,竟一下子热泪盈眶。

后来,小男孩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学,几年后又上了大学,成了村上第一个大学生。

再后来,他成了某集团公司的老总,捐出了许多钱建设家乡,而且每年回家乡都去看望他当年的语文老师秦老师。

这是我的一位老总朋友的亲身经历,至今他向我们讲起这一分“高利贷”的往事时,仍是激动不已,因为他知道,是秦老师当年“借”给他那一分改变了他的一生。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文的故事。

                                                                              

2.请结合上下文,揣摩下面两句话分别表现了小男孩怎样的心理。

(1)小男孩才很难为情地抬起那一直比脖子还低的头,一张脸像涂满了红墨水,细得像丝线一般的声音哆嗦着穿过秦老师的耳膜。

                                                                             

(2)紧紧抱着奖状和奖品,小男孩发现秦老师正温和地对自己微笑,挨妈妈的竹鞭都不哭的小男孩,竞一下子热泪盈眶。

                                                                              

3.请概括秦老师这一人物形象。

                                                                               

4.对上文中小男孩母亲的“竹鞭教育”,你是否赞成,并说明理由。

                                                                          

 

1.秦老师以“高利贷’’的形式借给贪玩的小男孩一分,从而激发他刻苦学习,进而改变了他的一生。 2.(1)紧张、胆怯(害怕)(羞愧) (2)自豪(激动)、感激 3.秦老师是一个富有爱心(善良),具有责任感(讲原则),充满教育智慧(讲究教育方法)的老师。 4.答案示例①:不赞成,小男孩母亲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容易伤害孩子稚嫩的心灵,应该如秦老师一般,用和风细雨,用爱,感化孩子。示例②:赞成,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对于特别调皮的孩子,“竹鞭”未尝不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 【解析】 1.人物、结果各1分,事件2分 2.(1) 各1分 (2) 各1分 3.语言通顺1分,其余各1分 4.答赞成或不赞成均可,理由要能支撑观点。语言通顺1分,观点1分,理由2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唐雎不辱使命》一文,完成文后问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日:“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日:“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日:“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日:“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日:“臣未尝闻也。”秦王日:“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日:“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日:“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日:“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衩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日:“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面旬中加点的词。

①请广于君(           )                 ②岂直五百里哉(              )

③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        ④寡人谕矣  (                )

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②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3.唐雎奉命出使秦国,与秦王展开了面对面的激烈斗争。在和秦王较量的第一回合,唐雎重申安陵君的“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断然拒绝秦王的“易地”。第二回合,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             ”,列举了专诸刺王僚、           三个“士”的事例,并表示自己要效法他们,随即,以“         ”的实际行动,震慑秦王,不辱使命。

4.阅读全文,请你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文中人物的某一特点。

安陵君:              秦王:                 唐雎:            

 

查看答案

口语交际题。

新华学校将举行九年级毕业班演讲比赛。班会课上,六班班长陈小明这样鼓励班级同学积极参与:           。果然,六班同学都踊跃报名。经过大家投票,你荣幸地被推选为参赛选手,你会这样发表感言:                                                

 

查看答案

请完成下面名著阅读题。

1.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文后问题。

从这一天起,他把整个身心都扑在这部书的创作上.他缓慢地,一行又一行,一页又一

页地写着.他忘却一切,全部身心都沉浸在书中的人物形象当中,也初次尝到了创作的艰辛:

有时候那些鲜明生动、难忘的景象清晰地重新浮现在他的脑海里,但他无法用笔墨表达,写

出来的字句显得那样苍白无力,缺少生气和激情.

以上语段出自名著《          》。文中的“他”是             (人名)。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述“他”成长的道路。                                     

2.《傅雷家书》一书,大部分书信都是我国著名的      家傅雷先生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       (人名)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儿子果然不负父望,成为了世界一流的——大师。

 

查看答案

汶川“5.12"大地震后,亲历地震的灾区孩子在心灵上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创伤。在“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某报社开展了“心系灾区,真情六一”赠言征集活动,请你也来参加,献上自己对灾区孩子的诚挚鼓励。(30字以内)

                                                                          

 

查看答案

联系上下文,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如果说,性格决定命运,那么,习惯影响一生;如果说,知识改变命运,那么,习惯主宰未来。彬彬有礼,尊老爱幼,是良好的文明习惯;善于倾听,      ,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坦诚相待,     ,是良好的交友习惯。当这些都成为你的习惯,你将终身受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