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15分) 送 花 奥斯勒 生活的真谛并不神秘,幸福的源...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15分)

送  花

奥斯勒

生活的真谛并不神秘,幸福的源泉大家也知道,只是常常忘记了,于是这才有点奥妙。

故事是由一个守墓人亲身经历和看到的。一连好几年,这位温和的小个子守墓人每星期都收到一个不相识的妇人的来信,信里附着钞票,要他每周给儿子的墓地放一束鲜花。后来有一天他们照面了。那天,一辆小车驶来,停在公墓大门口,司机匆匆来到守墓人的小屋子说:  

“夫人在门口车上,她病得走不动,请你去一下。”一位上了年纪而且孱弱的妇人坐在车上,表情有几分高贵,但眼神已哀伤得毫无光彩。她怀抱着一大束鲜花。

“我就是亚当夫人,”她说,“这几年我每礼拜给你寄钱……”

“买花。”守墓人应道。

“对,给我儿子。”

“我一次也没忘了买花,夫人。”

“今天我亲自来,”亚当夫人温存地说,“因为医生说我活不了几个礼拜了。死了倒好,活着也没有意思了。我只想再看一眼我儿子,亲手来放这些花。”

小个子守墓人眨巴着眼睛,没了主意,他苦笑了一下,决定再讲几句。

“我说,夫人,这几年您总寄钱来,我总觉得可惜。”

“可惜?”

“鲜花搁在那儿,几天就干了,没人闻,没人看,太可惜了!”

“你真的这么想?”

“是的,夫人,您别见怪。我是想起来自己常跑医院、孤儿院,那儿的人可爱花了。他们爱看花,爱闻花。那儿都是活人。可这儿墓里哪个活着?”

老妇人没有作答。她只是又小坐一会儿,默默祷告了一阵,没留话便走了。守墓人后悔自己一番话太直率,太欠考虑,这会使她受不了。

可是几个月后,这位老妇人又忽然来访,把守墓人惊得目瞪口呆;她这回是自己开车来的。

“我把花都送给那儿的人们了,”她友好地向守墓人微笑着,“你说得对,他们

看到花可高兴了,这真叫我快活! 我的病好转了,医生不明白怎么回事,可我

自己明白,我觉得活着还有些用处!”

不错,我发现了我们大家都懂得却又常常忘记的道理。

1.(1)文中能表现“死了倒好,活着没意思”的句子是                  (2分)

(2)老妇人觉得“活着没意思”的原因是                           (2分)

2.使老妇人的病好转的真正原因是什么?(4分)

3.文章结尾处说“我发现了我们大家都懂得却,又常常忘记的道理”。根据小说的内容,在下面横线上补充一句话,说明这个道理。(2分)

这个道理是                                                     

4.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小说中写了“故事是由一个守墓人亲身经历和看到的”这句似乎无关紧要的话,主要是为了增加故事的真实性。

B.“那儿都是活人。可这儿墓里哪个活着?”在守墓人看来,人活着就应该多关心那些活着的人们,至于死去的就大可以不管了。

C.小说主要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来表现老妇人,其形象虽有些模糊却表现了作者想要表现的主题。

D.小说主要是通过对话来展开情节的,在简洁的对话中交代了事情的经过,显得简练而丰富。

E.这篇小说构思精致,情节有起落,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1.(1)眼神已哀伤得毫无光彩o(2分)(2)儿子的死,让老妇人没有了精神寄托。(2分 2.①从丧子的哀痛中走了出来,②把爱分给那些活着的人,使自己带来了快乐和生机③她意识到活着还有用处。 3.活着就要对人有些用处。(2分,) 4.B C (答对一项得2分,多选不得分) 【解析】 1.学会在文章中找出照应的内容;又要学会概括事件的能力。 2.从原文中找出依据,概括回答问题。(答全三点得4分,意思对即可) 3.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解小说的主题内涵,补写道理意思对即可。 4.B项“至于死去的就大可以不管了”,文中没有这个意思:C项“主要运用 语言和动作描写”应为“主要通过语言描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16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榛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节选自王禹偁《黄冈竹楼记》)(12分)

【注】①子城:城门之外的套城,也叫瓮城、月城。②雉堞(zhìdié):城墙上矮而短的墙。圮(pǐ):毁坏。③榛:丛生的杂树。莽:深密的荒草。④月波楼:在湖北省黄冈县城上。⑤平挹(yì)江濑(lài):意思是平视沙滩清流似乎伸手可汲。挹:汲取。濑:沙滩上的流水。⑥阒(qù):静。(xiònɡ  ):远。⑦状:描述。⑧丁丁(zhēnɡ   zhēnɡ  ):棋子敲击声。⑨投壶:古代宴饮时举行的一种娱乐游戏,用箭往壶里投,以投中次数决定胜负。⑩公退:办公归来。华阳巾:道士戴的头巾。

1.解释句中划线的词。(4分)

⑴水清洌(             )   ⑵不可状(             )

不动(             )   ⑷鹤氅  (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乃记而去         公退

B. 岸势犬牙差互     待酒力醒

C. 潭西南望         野芳发幽香

D. 其境过清         中有足乐者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句子。(6分)

⑴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⑵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⑶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4.文段理解。(4分)

(1)试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甲文第二段。(2分)

(2)甲乙两文都表现了作者遭贬后为排解内心愤懑而寄情山水的心境,请根据两文内容,结合作者的心境,补写下面的对联。(2分)

见永州石潭,乐山水树竹,感受凄寒之景;

登黄冈竹楼,宜琴棋诗壶,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对比阅读完成题目。(5分)

渭城曲                         别董大

王维                           高适

渭城朝雨浥轻尘,                千里黄云白日曛

客舍青青柳色新。                北风吹雁雪纷纷

劝君更尽一杯酒,                莫愁前路无知己,

西出阳关无故人。                天下谁人不识君。

1.两首诗都是送别诗,划线句表现手法和抒发的情感都相同,请结合诗句简要解说。(3分)

2.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是划长线句表现的诗歌风格却大不相同,请任选一句赏析。(2分)

 

查看答案

请仿照下面的小诗的二、三句进行续写,不得改变写作对象。(2分)

心灵的灯

在寂静中光明,

在热闹中熄灭;

续写:              

              

              

               。             

 

查看答案

读图答题(4分)

6ec8aac122bd4f6e

1.请说出这幅漫画的含义:                                     

2.谈谈这幅漫画给你的启示:                                                 

 

查看答案

默写(每空1分,共9分)

1.                              ,大渡桥横铁索寒(毛泽东《七律·长征》)

2.                              ,将登太行雪满山(李贺《雁门太守行》)

3.身无彩凤双飞翼,                               。(李商隐《无题》)

4.纸上得来终觉浅,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5.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

6.欲把西湖比西子,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7.                              ,不亦说乎?(孔子《论语》)

8.与范仲淹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所描绘的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