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一)阅读《寒冷的味道》,完成15-17小题。(共15分) 寒冷的味道 黄明山 ...

(一)阅读《寒冷的味道》,完成15-17小题。(共15分)

寒冷的味道

黄明山

①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②有人说,地球变得越来越热了。还有人说,这是厄尔尼诺现象。对此,我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我只感觉到,曾经是多么可怕的寒冷,现在似乎变得可爱了起来,就像一个被误会了的擦肩而过的老朋友。

③也许我对寒冷还只是一知半解。是的,我仅仅接触过南方的寒冷。说得具体一点,是在过去,是在江汉平原。

④树是江汉平原不可多得的景致,树的旁边有湖或者河流。我想起来了,冬天的水面结了厚厚的冰。我们在河上行走。干净的树枝上也结了冰——不,是穿上了漂亮的琼衣,朔风一吹,发出有如碎玉的声响。那是一种不可复制不可言状的绝响。我在冰上驻足仰望,在体验寒冷的厚度的同时,又领略到了寒冰的高度。冷!我的一双手冻成了两个肉包子,脚后跟早冻穿了,分别有一个洞,洞里有凝固的血,用棉絮裹着。我总是想奔跑,疼痛便在后面拼命地拽我。糟了,好像是哪根筋断了……我几乎要跌倒下去。

⑤寒冷培育的疼痛真是刻骨铭心啊!

⑥冬天也看露天电影。通常要到五里以外的地方去看。那天晚上雪刚刚停下,听说要放《冰山上的来客》,我来不及吃饭就跑了去。上身穿的是棉袄,下身穿的是绒裤,脚上穿的是胶鞋。跑了一路,身上发热。开始,人不觉得冷,渐渐,寒气陡生,看到中间,便招架不住了,肚子饿得咕咕叫,浑身冻得打哆嗦。那真正是饥寒交迫啊。我咬着牙,坚持把电影看完。脚已没有了知觉,就稀里糊涂地往前走。一路上,我是弹跳着回去的。我一下子发现了自己的脆弱,又一步步变得坚强起来。

⑦寒冷,每每使我们的精神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从这一点说,寒冷似乎有了酒的成份。

⑧最幸福的时刻,是围着树墩烤就的一堆火,炖着狗獾肉(从雪森林的狗獾洞里猎获的战果),或者鸡子、粉条、霉渣巴、干豆角、大白菜……端着暖手的碗香喷喷地吃着,看那门外的雪轰轰烈烈地下着,这时的寒冷又有了一种别样的滋味。

⑨现在不同了,风也刮得没有了规律,雪也下得没有了条理。瞧,都立春了,雪不知还在哪里开小差。冬天,失却了原来的寒冷。

⑩可孩子们却一个劲地喊冷。冷从何来?上上下下穿得规规矩矩,裹得严严实实,帽子、围巾、耳套、手套,应有尽有。晚上睡觉,要么铺好电热毯,要么灌上热水袋,条件好的,空调一开,暖气就来。本来寒冷就那么一丁点,还把它拒之门外,这就是我们目前的生活。孩子们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寒冷,又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下丧失了体验寒冷的机会。不知冷,何识暖?如此下去,孩子们生命的潜质何以得到发挥,又何以像草木那样蓬勃成人间壮丽的风景?

(11)不仅仅是孩子们。

(12)我们已经有了太多的安逸,不让汗水流出来,不让寒冷苦心志,把自己装在五彩缤纷的温室里,然后长成一朵朵精美的花朵,我不知道会有什么好结果。

(13)我真担心,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我们将在不知冷暖的状态下变得弱不禁风。寒冷,是我们生命所需要的盐啊。

(14)寒冷还会来的。

1..结合文中有关“寒冷”的三件往事,将作者的体验感受补充完整。(4分)

第一件往事:冰河上行走,疼痛让“我”刻骨铭心。

第二件往事:看露天电影,               ①             

第三件往事:围火吃炖菜,               ②             

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丧失了体验寒冷的机会”的后果是什么。(4分)

3..第⑬段中,“寒冷,是我们生命所需要的盐啊”一句揭示了怎样的人生道理?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说作者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150字左右)(7分)

 

1.①饥寒交迫让“我”亢奋坚强。②热腾腾的饭菜让“我”倍感温暖幸福。 评分:共4分。每个要点2分。 2.①生命的潜质不能得到发挥。②变得弱不禁风。 评分:共4分。每个要点2分。 3.示例一:这句话揭示了“苦难是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东西”这一道理。作者先回 忆了江汉平原的寒冷及带给自己的种种感受,然后,联想到现在的孩子没有机会体验真 正的寒冷,进一步推想其后果,从而得出“苦难是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东西”这一结论。 示例二:这句话揭示了:人必须经历寒冷的磨练,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从而更加茁壮地成长。作者写了过去关于寒冷的珍贵记忆,又写了现在的人们因生活条件优越而失去体验寒冷的机会,通过今昔对比,表明寒冷带给人痛苦的同时,更能磨练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潜能,从而使读者领悟到磨练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评分:共7分。第一问2分,第二问3分,语言表达2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共8分)

阅读《陋室铭》,完成12-14小题。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下列划线字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是陋室

(2)苔痕阶绿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3分)

(1)草色入帘青

(2)谈笑有鸿儒

(3)无案牍之劳形

3..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作者的“德馨”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共11分)

2011年1月13日,首钢石景山钢铁主流程全面停产,意味着这座有91年历史的“十里钢城”在北京正式谢幕。为回顾首钢的过去、祝福首钢的明天,我校将举办“首钢文化展”。作为筹备小组的成员,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按照首钢的发展历程,展览分为三个部分。请根据下面的首钢大事纪,将每部分的标题补充完整(每空4个字)。(4分)

首钢大事纪

1919年,作为首钢前身的“龙烟铁矿公司石景山铁厂”建设工程启动,中国最早的一座炼铁炉诞生。

1958年,建起我国第一座侧吹转炉,结束了钢铁厂有铁无钢的历史。

1964年,建成我国第一座30吨氧气顶吹转炉,北京的工业基础由此奠定。

1979年,首钢率先实行企业承包制,竖起改革的一面旗帜。

1994年,首钢的钢产量达824万吨,成为中国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

2005年,发改委正式批复首钢搬迁方案,在河北唐山曹妃甸建设新首钢。

2007年,首钢的钢产量1540万吨,在中国企业500强中名列第36位。

2010年,首钢新厂钢产量达到2500万吨。

第一部分(1919年-1978年) 艰苦创业,    ①   

第二部分(1979年-2004年)     ②    ,探索发展

第三部分(2005年-现在)      ③       ④   

2..为了弘扬首钢精神,学校小记者对一些首钢工人进行了采访。请根据采访记录,与参观者谈谈首钢人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4分)

杨师傅:解放初期,首钢高炉不冒烟,厂区内长满荒草。我们用大锤、扁担和箩筐,半年时间,就让高炉流出铁水。

张师傅:我进厂30多年,陪伴它的时间比陪伴妻子还多,当年我们每天工作16个小时,白天黑夜不闲着。

李师傅:虽然我们许多人会因为首钢搬迁而离开工作岗位,但为了北京的蓝天,为了企业的未来,我们支持。

3..在活动结束前,学生会主席代表全体同学对首钢的未来表达美好的祝愿。请结合下面的材料,将发言稿补充完整。(3分)

【材料】

搬迁调整后,首钢科学规划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在北京地区大力发展高端金属材料等五大产业,争取2015年实现北京地区销售收入1000亿元。搬迁调整后,在河北曹妃甸,一个现代化的钢铁基地正在崛起。至2010年底,新钢厂已集中了目前我国最大、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大型焦炉、烧结机、高炉、转炉等设备,如亚洲最大的4座7.63米特大型焦炉,世界领先的5500立方米高炉等,代表了21世纪钢铁企业的水平。同时,新钢厂还以再利用为原则,对余热、余压、余气、废水、含铁物质和固体废弃物充分循环利用,基本实现零污染、零排放。

【发言稿】

首钢人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辉煌史诗。随着国家工业战略的转移,首钢又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衷心祝愿首钢凭借           

      的优势,在新的征程上再展雄风,书写更绚烂的篇章!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3分)

 ① 所著的《水浒传》以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为主线,通过宋江、 ② 等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经历,深刻反映了北宋末年的社会状况,揭示了 ③ 这一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

 

查看答案

默写(5分)

(1)           ,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分)

(2)至若春和景明,         ,上下天光,         。(范仲淹《岳阳楼记》)(2分)

(3)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表现心情闲适、心志高远的诗句是“                                      ”。(2分)

 

查看答案

下列标点符号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正确的是: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    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风情    藏族的赛马会    傣族的泼水节;塞北的腰鼓,江南的社戏    轻柔婉转的越剧,高亢嘹亮的秦腔    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让人心驰神往。

A. , : , ; ——          B. 、 , ; , ——

C. 、 : , ; ……          D. , , , ;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