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一)地震的成因及其预测(15分) ①地球上每年大约发生500万次地震,人们能够...

(一)地震的成因及其预测(15分)

    ①地球上每年大约发生500万次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的地震约5万次,其中至少10次以上是灾难性的。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也是极为常见的地质现象。地震有多种成因,早在1873年德国科学家R·海尼斯根据其成因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陷落地震三种主要类型。后来人们还发现,由于人类工程活动,如大型水库蓄水、深井注水、大型矿山工业爆破,以及地下核爆炸试验等,都可能诱发地震,诱发地震最大不超过6.5级。美国科罗拉多州米德湖地区因水库蓄水,曾于l939年发生过5级地震。我国广东新丰江水库1962年发生过一次6.1级地震。

    ②世界上90%的地震,特别是震级大的地震,都是由构造运动引起的。其特点是活动性频繁,影响范围大,破坏力强。关于这种地震的成因,较为重要的假说有以下几种:

    ③断层说。最早提出这一学说的是A·墨凯,他在1902年就提出断层活动是地震的成因。岩层的破裂是构造地震发生的直接原因,多数的地震是已有断层的重新错动,少数为新断层的产物。现今盛行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亚板块和块体的运动,在其边缘(通常是活断层带)某些构造部位上发生应力集中,集中的应力超过岩石的强度时,岩层破裂,突然释放积累的应变能而发生地震。因此,在板块俯冲带和碰撞带也常常是中、深源地震分布带。该学说得到了多数学者的支持。

④岩浆说。岩浆说认为,地下深处高温、高压环境下的熔融岩浆的流动,在其向地壳侵入的过程中,引起岩层急剧增温并强烈变形,压力均衡遭受破坏,最后导致围岩破裂,发生地震。在洋中脊、板块俯7中带和板块内部一些地震的发生与岩浆的侵入作用有关。某些大震区发现地下热异常和高温气体溢出现象,是岩浆说的间接证据。

    ⑤相变说。该学说认为,中、深源地震是由于地下深部物质发生相变而引起的,即在地下深部温压条件达到某种临界值时,岩石中的矿物结晶状态和岩石的体积发生突变(膨胀或收缩),导致地震发生。但深部相当大区域岩石同时发生相变的可能性很小,因而这一学说争议较多。

    ⑥关于地震预测,有许多民间说法,其中最普遍的就是动物能预感地震来临。关于这一点,最详细的记录案例发生于l969年7月18日中国的天津。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在地震发生前,观测到动物们的各种各样的怪异行为——天鹅避开水、熊猫啼叫、蛇类拒绝回穴等。科学家推测,岩石在张力作用下造成了地表附近磁场的变化,而这变化以某种方式扰乱了某些动物的神经系统,因而导致它们的怪异行为。不幸的是,动物行为的理论在日后并没有得到其它有力的见证;有许多案例表明,在地震发生前,并没有动物的异常行为发生。

    ⑦关于地震预测,有个刚开始探索的领域,即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来为地震预测收集数据。配合适当仪器,这个系统能侦测到不到一英寸的地面移动,因此就有可能比以往更廉价而轻易地监测到许多地点。通过不断的监测实践,我们希望,地震预测的科学有一天能达到类似可靠预测火山爆发的火山学的水平。

    ⑧地震预测还有个没太受到注意的麻烦问题。假设在测量岩石应变后,你预测在洛杉矾盆地未来三个月的某个时候,会有百分之七十五的几率发生地震。这些信息对你有什么意义?如果你公开这些信息,人们可能离开这一地区,就容易造成因失去商业活动而高达数以亿万计美元的损失。特别是万一地震没有发生怎么办?你能想像会有多少诉讼吗?

    ⑨但假设你把这些信息秘而不宣,而地震却偏偏发生了。你想人们在知道了这信息早已存在时,又会有什么反应?从这点上来说,我个人感觉,地震预测很可能是一个我们并不希望它得到发展的领域。

1..阅读第l自然段填空。(4分)

根据成因,地震可分为            、                                      四种类型。

2..文章第3—5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3..“地球上每年大约发生500万次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的地震约5万次,其中至少10次以上是灾难性的”一句中,“至少”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4..地震,往往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准确地预报地震就显得尤为重要,但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却说:“从这点上来说,我个人感觉,地震预测很可能是一个我们并不希望它得到发展的领域。”你赞同作者的观点吗?请说说你的理由。(2分)

                                                                                   

                                                                                    

5..由于汶川大地震,你的灾区同龄人大多只能在简易帐篷里学习、生活,初中学业考试也不得不延期举行。此时,坐在考场上的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不少于5 0字) (4分)

                                                                                    

                                                                                     

                                                                                    

 

1.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人工活动地震(人类活动地震、工程活动地震、人为地震等,如有考生答诱发地震也对。)(3分,每错l个扣l分,扣完本题3分为止)    2.分类别,使说明更有条理(层次更清晰)。(3分,答出“说明方法”给1分,答出“作用”给2分;答“作诠释”不给分。) 3.不能删去(1分),“至少”一词起强调作用,说明了全球每年灾难性的地震不低于10次,强调了次数之多。(作用方面如果答出“不低于l0次”或“强调次数之多”即可给2分;本题如果从词语的准确性方面回答,给1分。) 4.3分,无论考生是否赞同,言之成理即可,表明态度给1分,阐述理由给2分。 5.3分,语言通顺、连贯得体,有表达安慰和鼓励两方面内容的话,达到字数要求,给3分。(没有达到字数要求,考生答题在20字以内扣2分,20字以上扣l分;只差5字以内,不扣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语段回答问题(8分)

当土地与土地被水分割了的时候,当道路与道路被水截断了的时候,智慧的人类伫立在水边:于是产生了桥。苦于跋涉的人类,应该感谢桥啊。桥是土地与土地的连系,桥是河流与道路的爱情,桥是船只与车辆点头致敬的驿站,桥是乘船与步行者挥手告别的地方。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桥的世界,去欣赏各具风采的桥之美,去领略意蕴丰富的桥文化,去讲述荡气回肠的桥故事。

(1).【绘桥】 你的家乡一定有这样一座桥让你刻骨铭心:不论是石拱桥还是木板桥,是铁索桥还是风雨桥……请展开想象,写一段话来展示你家乡的桥之美(不出现真实的地名)。(3分)

答:                                                                           

                                                                           

(2).【咏桥】 古代诗词中有不少关于桥的名句,如唐·郑谷《张谷田舍》“一径入寒竹,小桥穿野花”;宋·方岳《春晚》“只有小桥杨柳外,杏花未肯放春归”;元·幼武《浣溪沙》“竹阴深处小桥横”等。请你在学过的诗词中找出相应的诗句写在下面。(2分)

                                                                             

                                                                              

(3).【话桥】 请用简洁的语言讲述一个与桥有关的故事。(3分)

答:                                                                           

                                                                            

                                                                            

 

查看答案

请在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花”意思相近的字。(2分)

(1)落叶满空山,何处觅芳迹。                

(2)读书的最高境界应该就是清风朗月,落英缤纷的美的境界                     

 

查看答案

本学期开学前夕,教育部宣布将于今年3月至明年7月,在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广东、甘肃等10个省市中小学开展京剧进课堂试点,一至九年级学生将学唱15首京剧经典唱段,每个试点省市将遴选10所小学和10所中学作为试点学校,试点后将逐步在全国推广。(6分)

①为了宣传这一试点活动,请你设计一句宣传语,并说明其优点。(2分)

宣传语                                                                               

优点                                                                                  

②如果由你组织“京剧是否应该进入中小学课堂”的讨论,你可以事先设计哪两个讨论的话题?(2分)

                                                                                  

                                                                                   

③在开展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一位同学对你说:“京剧的曲调那么复杂,我担心自己

学不会。”你会对他说:                                      

                                   (2分)

 

查看答案

默写填空。( 9 分)

(1)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 登飞来峰》) )

(2)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 黄鹤楼》)

(3)悠哉悠载,                             。(《诗经·关雎》)

(4)山重水复疑无路,                           _ 。(陆游《游山西村》)

(5)李白的《 闻王昌岭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在写景叙事中隐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诗句是                                                              

(6)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运用比喻把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诗句

                                                              

(7)马致远在《天净沙· 秋思》 中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 

                                                                  

(8)我们学过的古诗中有许多表现奉献精神的诗句,请你写出完整的两句。

                                                          

                                                            

 

查看答案

学校开展了“了解传统节日,传承民俗文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你对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有了一定了解,请根据你的了解,完成下面题目。(6分)

①请你从初中所学的课文中,选出一篇(首)与传统节日有关的文章或诗词,在下面横线上写出作品名称。(2分)

                                                                                

②请你从端午、中秋、重阳、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中任选一个,仿照下例,写出它的

时间和习俗。(2分)   

例:清明    时间——4月5日;习俗——祭祖。

                                                          

③你最喜欢哪个传统节日,说说你喜欢它的理由。(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