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刘向的《苏秦之楚》 一文,完成8 一11题。(14 分)
苏秦①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②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③难得见如贵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④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③,寡人闻命⑥矣。”
【注】①苏秦:战国时著名策士。②曾:竟然。③谒者:古代掌管进见的人(国君的近臣)。④ 因:依靠。⑤ 就舍:回到馆舍。⑥ 闻命:敬辞,指明白对方的意思。(选自《 战国策》 )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 分)
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①三日乃得见乎王( ) ②不远千里而临寡人( )
③愿闻其说( ) ④今令臣食玉炊桂( )
⑵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例句:苏秦之楚
A.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 B.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C.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2..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 分)
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⑴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
译文:
⑵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判论战》)
译文:
4..试说说文中苏秦和楚王的言行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2 分)
阅读杜甫的《不见》 一诗,完成第7 题。(6 分)
不见李生久,徉狂真可哀!
世人①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②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
① 世人:指统治集团中的人。② 匡山:李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部。
1..⑴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的诗句有: , 。(1 分)
⑵结合具体词句,分析诗中李白的形象。(3 分)
⑶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 分)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 分)
班级开展“我爱汉字”的主题活动,你一直参与其中:
⑴【课内学习】某同学的“趣解”汉字给了大家很多启发,也请你参照示例,“趣解”第5题人物画像中的任意一个汉字。(3 分,不要求句式一致)
【示例】 梦:林间有夕阳,如画一样的美丽风景。
汉字:
趣【解析】
⑵【课外实践】在某商店门口看到“特效纹香,10元1合”的促销广告后,老师要求你纠正其中的两个错别字,并结合“汉字专题”中有关形声字的知识,说明修改理由。(5 分)“纹”改为 ,理由:
“合”改为 ,理由:
名著阅读。(6 分)
⑴英国作家江奈生• 斯威夫特所写的《 》 一书,描述了主人公先后游历 、大人国、飞岛国、慧骃国等国的情形,曲折地表达了对18 世纪英社会现实的讽刺。(2 分)
⑵下面是《 西游记》 中四位取经人物的画像,分别由代表各自名号的汉字组合而成。仔细观察后,完成以下两小题:( 4 分)
①简要概括小说中“D” ,这个人物由“天将”成为取经人的过程。(2 分)
②有人认为“D”,在取经途中是一位多余的人物,你不赞同这种看法,理由是:(2 分)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 分,①一④ 每题1 分,⑤一⑥ 每题2 分)
① ,下自成蹊。
② ,蜡炬成灰泪始干。
③受任于败军之际, 。
④待到山花烂漫时, 。
⑤《钱塘湖春行》中通过植物的变化描写早春景象的句子是: , 。
⑥思乡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主题之一,请你写出古诗词中表达这种感情的句子(连续两句) ,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
A.通过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B.在经典诵读比赛的舞台上,动情的朗诵和变幻的舞台背景让人目不暇接。
C.王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课堂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我受益匪浅。
D.这个学校的共青团员,决心响应团委人人为“希望工程”献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