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出下列句子所采用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作用。
1.这景色不见得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
2.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快乐的树。
3.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
写出下列各词的同义词。
1.固执( ) 贪婪( ) 污浊( )
2.珍重( ) 稀疏( ) 装饰( )
3.不见天日( ) 不可磨天( )
填空简答。
1.《行道树》中行道树的形象就是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作者借行道树的自述,书写了__________________的襟怀,赞美了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次真好》详写了第一次看见结果的柚子树和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的感受,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
3.《行道树》末句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快乐的树”,忧愁什么?快乐什么?
4.为什么说行道树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5.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词。
1.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
2.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 )
3.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品味?( )
4.或许有一个早起的孩子走了过来,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 )
5.可是,等到它们渐渐长,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 )
6.今天,第一次看到这棵果实如此丰硕的柚子树。(
给下列划线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冉冉( ) 丰硕( ) 姊妹( )
沉甸甸( )
2.贪lán( ) 点zhuì( ) fú小鸡( ) chú形( ) 污zhuó( )
⑴我喜欢在海边静静地思索。当躯体休息下来的时候,往往是大脑最活跃的时候。
⑵面对浩瀚无边的大海,就像面对缥缈无涯的星空一样,思维的翅膀在这广阔的天地里会飞得很远、很远……
⑶我凝视着。头上,那比地球还古老的(A)阳光;远处,那像大海一样悠久的(B)群山,那从未止息过的(C)碧波,那日夜(D)进退的潮水,甚至,就在我身边,这一块目睹了多少人间沧桑的(E)礁石,这一切,都会使人想起世界的永恒,自然的永恒。哦,再想下去呢,我便常常坠入一处无名的怅惘:人,在自然面前显得多么渺小,人的生命又多么短暂……
⑷可是有一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海边遇见了一位熟识的老渔民。我们攀谈了起来。从打渔聊到天气,从大海聊到人生。我忽然感叹地说:“人和海相比,真是太渺小,太短促了。”老渔民似乎不假思索地笑了笑,随口说:“可海懂什么?”他的不经意的回答,犹如一道电光在我心灵深处一闪。我似乎获得了一种启示。我望着大海、群山、礁石……许久,忽然产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思想。我想,是啊,海懂得什么?山懂得什么?它们虽然已经存在了亿万年,今后,也许还将存在更多的亿万年,可是,它们并没有也不可能感知和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哪怕一分钟,一秒钟呢!而人,虽只有短短的几十年的岁月,却每时每刻,甚至在梦中也都意识到自己的生命,自身的存在。而且,不正是人类自己赋予了自然以人的面貌、思想和感情吗?在无知的自然面前,人,难道不该感到骄傲和神圣吗?我顿时觉得第一次用另一种眼光审视着眼前的大海,并仿佛感到自己渐渐高大起来……
⑸我为这意外的收获而高兴,我急忙跑去找那位渔民。可是沙滩空空的,老渔民已经出海了。举目望去,只见前方的海面上一叶小舟在风浪中驶去,驶去,那些无名的怅惘也仿佛被它带走了……
1.第三段中加点的五处词语的运用,是为了突出 。
2.第三段中,从阳光、群山、碧波、潮水到礁石,这样排列的原因是什么?
3.第四段中“不经意的”这个词语不能去掉,因为它照应了“ ”和“ ”这两个词语。
4.第四段中“犹如一道电光在我心灵深处一闪”一句中,把 比作 ,其含义是 。
5.第四段中“海懂得什么?山懂得什么?”两句话的意思是( )
A.表示作者在思索海与山所懂得的东西
B.表示作者对海与山所懂的东西的迷惘和不解
C.表示作者已认识到海与山并不懂得什么
6.第四段中“另一种眼光”的含义是什么?
7.第五段中“那些无名的怅惘”指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