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题。
那片飘飞的叶子
①风一次又一次打碎了叶子的梦,没有了往日的那份骄傲,有的只是一次又一次无奈的凄凉,一次又一次无望的抗争。终于,她飘落离了枝头。在漫长的刺骨寒冷的冬天里,叶子历尽了千辛万苦,尝尽了无尽的辛酸,它艰难地辗转,挣扎,仿佛一切都是徒劳。慢慢的,它绿色的血液开始蒸发,消逝,原本翠绿鲜活的身体已变得通体透黄,在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刻是多么的寂寞与苍凉。
②总感觉自己就是那片飘飞的叶子。
③不知过了多久,那片叶子感觉到了一点点暖意,它疲惫地睁开眼睛仔细一看,原来春天来了,万物已开始吐绿。一切都是那么的生机盎然,一片一片新绿的叶芽已经挂满了枝头。听,小溪水哗啦啦,哗啦啦,唱着欢快的歌潺潺而来了,溪水清清凉凉的,缓缓地流淌着.....
④不知不觉,那片飘飞已久的叶子,躺在了溪水的身上,听着他唱,任他欢快地流,它多高兴啊!看,花儿开了,鸟儿飞来了,水草荡漾起来了,蝴蝶在空中也翩然舞起来了。叶子高兴极了,它醉了,这是怎样的惬意呀!叶子欣然地躺在溪水上,幸福地感受着溪水蓬勃的生命在自己身体内的流动,湿润,它感觉到了溪水将是她今生唯一不变的骄傲与执着。
⑤朦胧中,仿佛自己就是这片叶子。叶子神奇地亢奋起来,血液开始膨胀发热,迅速地窜进每一根血管,枯黄的颜面开始变翠,感受着阳光下的无比温暖 。叶子又依偎在一棵参天大树上了,这次她不惶惑,不忙乱,而且心满意足。叶子暗暗发誓,立在你的枝头,在春天的季节里,我要欢快地舞蹈,向大自然展示我的幸福;在秋天的季节里,我要唱着动人的歌谣,唱醉一个又一个温馨的梦境。
⑥我是那片叶子,生命中我有了新的希望,不再孤独。
1.本文是一篇含义深刻、富有人生哲理的散文。作者两次写“自己就是那片飘飞的叶子”,请通读全文,谈谈作者先后两次描写“我是那片飘飞的叶子”,对生命的领悟有什么区别?
2.请结合作者的写作意图,说说第⑤段中画线句子的深刻含义。
3.结合全文,说说第⑥段的作用。
4.纵观全文,请赏析文章的主要表现手法。
5.阅读链接材料,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人生的感悟。
【链接阅读材料】(节选自海伦·凯勒的《享受生活》)
虽然生命中有很多缺陷,但我可以有如此多的方式触摸到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世界是美好的,甚至黑暗和沉寂也是如此。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都要不断努力,都必须要学会满足。
有时候,当我孤独地坐着等待生命大门关闭时,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就会像冷雾一样笼罩着我。远处有光明、音乐和友谊,但我进不去,命运之神无情地挡住了大门。我真想义正词严地提出抗议,因为我的心仍然充满了热情。但是那些酸楚而无益的话语流溢在唇边,欲言又止,犹如泪水往肚里流,沉默浸透了我的灵魂。然后,希望之神微笑着走来对我轻轻耳语:“忘我就是快乐。”因而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太阳,别人耳朵所听见的音乐当作我的乐曲,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快乐。
①“虽然生命中有很多缺陷,但我可以有如此多的方式触摸到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生命中的“缺陷”就作者而言具体指什么?“如此多的方式”是指什么?(3分)
②请你用世界杰出妇女——海伦·凯勒的事迹诠释《那片飘飞的叶子》中所蕴含的哲理。(3分)
理性过了头,就是冷血
张枫逸
①近日,安徽省广德县返乡大学生李本超为救两名落水儿童不幸牺牲,当地政府决定为其申报“安徽好人”荣誉称号。尽管危急关头挺身而出获得社会赞誉,但他根本不会游泳却施救的行为,也引发公众讨论。
②不会游泳却下水救人并非首例,其中不乏见义勇为者为此付出生命代价的。知其不可而为之,这种侠肝义胆的精神让人肃然起敬。不过,每每发生类似事件,也总有人站出来充当“事后诸葛亮”,指责救人者太过莽撞,不考虑是否具备相应的救助能力,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③与见义勇为牺牲者的“冲动”相比,这些旁观者表现得足够“理性”。但是,理性过了头,就可能是冷血。诚然,我们一直在呼吁“见义勇为更要见义智为”,倡导在不损伤他人或自己利益的情况下对他人提供帮助。不过,在危急关头,见义勇为者救人心切的冲动往往会盖过明哲保身的理性。前不久, 不会游泳的陕西西安市民王红军,却跳进水库勇救一名轻生男子。“一条生命在自己眼前即将消失,那种煎熬是每个有良知的人都无法承受的。”王红军的一席话道出了众多见义勇为者的心声。
④围绕“大学生不会游泳下水救落水儿童溺亡”这则新闻,有网站推出即时调查。在回答“遇到有人落水你会怎么办”的问题时,超过六成网友选择了“报警”,仅有一成网友表示会“立即下水救人”。二者比例的悬殊不免让人忧心。难道其余九成网友都不会游泳没有能力救人吗?或许,在老人倒地扶不扶的事情上,一些人已经习惯了报警的方式,然而对于在水中苦苦挣扎的溺水者来说,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哪里还能再等警察闻讯赶来施救?选择“报警”的网友,在推掉风险的同时,却也推掉了责任,无限放大了自身的安全系数的另一面,是无限缩小了溺水者的获救可能,这种所谓的“理性”,不免让人感到冷漠、寒心。
⑤见义勇为永远与风险相伴。且不说电光火石的一刹那来不及多想,即使有时间考虑自身是否具备救人能力,谁也难有十足的把握。毕竟有太多不确定因素,水性再好的人,也可能因为事发场所的水况、被救者的反应等因素面临危险。如果一定要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或许只有袖手旁观,把落水者的命运交给上天。然而,人毕竟是有情感的动物,正是舍己救人的人间大爱,唱响了一曲曲见义勇为的赞歌,正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大无畏精神,成就了见义勇为者的崇高与伟大。
⑥2014年4月22日下午,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周家镇8岁女孩李微微,为救落水小同伴,不幸溺水身亡。当地却以“出于保护未成年人的角度,对这种行为不提倡、不鼓励”的理由拒绝授予见义勇为的称号。最终,面对舆论的质疑和批评,大竹县综合办决定重新按程序对李微微见义勇为的行为进行认定,且予以表彰。同样,我们并不提倡不会游泳者下水救人,但这丝毫不妨碍见义勇为牺牲者接受我们的敬意。“安徽好人”的称号,大学生李本超当之无愧,这不仅是对英雄的告慰,更是在呼唤更多的“好人”挺身而出。
(选自《演讲与口才》)
1.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2.第一小节以李本超见义勇为获得社会赞誉为例写起有什么好处?
3.“前不久,不会游泳的陕西西安市民王红军,却跳进水库勇救一名轻生男子。‘一条生命在自己眼前即将消失,那种煎熬是每个有良知的人都无法承受的’。王红军的一席话道出了众多见义勇为者的心声。”说说这段话使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4.近日,民政部等七部委部署落实了《关于加强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护的意见》,从各方面对保障见义勇为人员的权益作了具体规定,又成立了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奖励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这些措施充分保障了他们的合法权益,使之不再出现“英雄流血又流泪”的尴尬局面。这样才能在社会上形成见义勇为的良好氛围和风气,才会有更多的为正义挺身而出的见义勇为者出现。
针对以上文字,请说说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刘平,字公子,楚郡彭城人也。王莽时为郡吏,政教①大行。其后每属县有剧贼,辄令平守之,所至皆理,由是一郡称其能。
更始时,天下乱,平弟仲为贼所杀。其后贼复忽然而至,平扶侍其母,奔走逃难。仲遗腹女始一岁,平抱仲女而弃其子。母欲还取之,平不听,曰:“力不能两活,仲不可以绝类。”遂去不顾,与母俱匿野泽中。平朝出求食,逢恶贼,将亨②之,平叩头曰:“今旦为老母求菜,老母待旷为命,愿得先归,食母毕,还就死。”因涕泣。贼见其至诚,哀而遣之。平还,既食母迄,因白曰:“属③与贼期,义不可欺。”遂还诣贼。众皆大惊,相谓曰:“常闻烈士,乃今见之,子去矣,吾不忍食子。”于是得全。
建武初,平狄将军庞萌反于彭城,攻败郡守孙萌。平时复为郡吏,冒白刃伏萌身上,被七创,困顿不知所为,号泣请曰:“愿以身代府君。”贼乃敛兵止,曰:“此义士也,勿杀。”遂解去。萌伤甚气绝,有顷苏④。渴求饮,平倾其创血以饮之。后数日,萌竟死,平乃裹创,扶送萌丧,至其本县。
【注】①政教:政令规章等。②享:同“烹”,煮.③属:刚才。④苏:苏醒。
1.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平 弟 仲 为 贼 所 杀 冒 白 刃 伏 萌 身 上
2.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母欲还取之( ) ②食母毕 ( )
③贼乃敛兵止 ( ) ④萌伤甚气绝 ( )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①所至皆理,由是一郡称其能。
②遂去不顾,与母俱匿野泽中。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写贼人的反应,用意何在?
5.你认为刘平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述(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① 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①1080年,苏轼谪居黄州时写下了这首词。②红蕖,红荷花的别名。③浮生,语出《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一句,意为人生在世,虚浮不定,指短暂虚幻的人生。
1.词的上阕是从哪几个角度写景的?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2.词的最后两句“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可谓画龙点睛,试分析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用课文原句填空。
(1)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2) ,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3)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4)结庐在人境, 。(陶渊明《<饮酒>其五》)
(5)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玉兔”号月球车探月成功,中国人民从未停止过飞天的梦想。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更应怀着“ , ”的志向,奋发有为,报效祖国。(用李白的《行路难》中的诗句填空)
(6)欧阳修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句话继承了孟子“ , ”
的思想,是历史经验的深刻教训。
某中学准备开展“中学生与社会”的主题实践活动,各班可以选择一个主题来开展活动。九年级一班的主题是“旅游之我见”,这可是近年来同学们谈论的热点。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旅游现状大盘点】认真阅读以下材料,你从中探究出了什么结论?
材料一:10月8日,国家旅游局发布了《2015年国庆假日旅游统计报告》,显示今年国庆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4.75亿人次,实现收入2453亿元,分别较2014年增长10.9%和15.7%。
材料二:10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5)》,显示旅游业和广告业在此次调查的商业行业中最不受欢迎。同时,旅游业在各行业社会信任度普遍提升的大趋势下,还在继续减分。
材料三:人们不再满足于“到此一游”,还要游得舒心、玩得有品质,这就给旅游业提出了新挑战。如何提供更周到舒适贴心的旅游服务,既考验着企业能力与态度,也需要游客的耐心与共建。同时,这也是改变企业面貌、挖掘市场潜力、重塑旅游业生态的一大契机。
(选自《人民日报·文教周刊》2015年10月30日,有改动)
探究结论:
(2)【出谋划策说旅游】如今的旅游业各种各样的乱象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人们对“旅游”是又爱又恨,国家旅游局和一些大城市也在积极完善旅游条例,制定相关措施。作为社会成员,你会给国家旅游局提出怎样的建议呢?(两点即可)
(3)【旅游名著大家谈】旅游魅力独特,因为这是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的重要方式之一。有一部作品写了一位医生因遭遇海难而到过多个奇特的国家,这部小说的名称是什么?在《语言的妙用》这个故事中,教授们提出从哪两方面改革语言?作者写《语言的妙用》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