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何园是中国晚清建筑艺术成就最高的一座大型私家园林,有“晚清第一园”的美誉。
B.有一种爱,亘古绵长,无私无求。不因季节更替;不因名利浮沉。这就是父母的爱!
C.元芳体是最近网络流行语言风格,其句式为前面陈述一件事情,在最后会加上一句“元芳,你怎么看”?
D.雾或霾是一种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影响生态环境的灾害性天气。它对公路、铁路、航空、农作物生长……等均产生重要影响,也会给人体健康带来较大危害。
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篝(guō)火 颓(tuí)然 黄发垂髫(tiáo) 当(dàng)其租入
B.莅(lì)事 徇(xún)私 觥(gōng)筹交错 浩浩汤(shāng)汤
C.缥(piǎo)碧 忿恚(huì) 一碧万顷(qīng) 嘤(yīng)嘤成韵
D. 伛偻(lǚ) 社稷(jì) 死者相藉(jiè) 召(zhào)令徒属
在人生匆匆旅途中,你是否为一处风景、一次相遇,某个人或某件事而停下前行的脚步,驻足沉思,深情感悟呢?
请以“那一刻,我停下了脚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字迹清晰美观,卷面整洁。
阅读葛闪的《我的暖,一寸长》。
①这是个身着工作服,满身油漆和泥土,满面灰尘,约莫40岁的中年男子。
②他隔着车窗,朝我弯弯腰,腼腆地笑着,给我递了根香烟。
③看我接了烟,他大喜过望,慌忙从兜里摸出打火机帮我点上,咧开大嘴一笑,说:“大哥,您是几天来第一个接俺烟的呢。”
④我一听,就有点蒙。
⑤他好像瞧出了我的心思,憨憨一笑,说:“俺这烟差,你们城里人瞧不上眼。您是第一个接俺烟的人,俺激动哩。您绝对是一个瞧得起俺们乡下人的好人。”
⑥“有事吗?”我笑笑,为这个中年男子的“油嘴滑舌”。
⑦“是这样的,大哥,”男子搓搓手,不住地点头,“俺就是想,能坐坐您的车不?”
⑧“你要到哪里?” 我轻轻皱了皱眉,不是我小气不让他搭车,而是他那一身的油漆和泥土,实在是让我心有芥蒂。
⑨“不不不,”他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俺哪儿也不去,就在上面坐一会儿就行。今儿不坐,明天坐一回就行,还是今儿这个时间。”
⑩说完,他那布满血丝的大眼睛,充满着乞求。
⑪我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头,说:“行!”我话音刚落,还没来得及问他我心中的疑惑,他就一连向我说了几个谢谢便离开了。临走前,还特意向我的前车牌望了一眼。
⑫第二天,他准时到了学校门口。看我在,他一脸兴奋,轻轻坐上了副驾驶座位,和我聊了起来。
⑬还没聊五分钟,放学的孩子们便冲出了校门。他透过玻璃,紧张地看着人流。过了一阵,他飞快地推开车门,站在车旁大喊着。不一会儿,一个小男孩跑到他的面前,他让小男孩喊了一声“叔叔好”,然后还介绍说我是他在城里刚认识的朋友。他递了根香烟给我,便带着孩子匆匆离开了。临走的时候,他望向我的眼神里充满了感激。
⑭我实在不明白,他为什么只坐这么一小会儿。直到三天后,在学校门口又遇上他,他才告诉了我答案。
⑮原来,孩子刚进城读书,因为农村和城里的生活习惯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一些同学很瞧不起他的孩子。孩子的心里因此出现了阴影。
⑯“其实俺明白,大多数城里人也像您一样,待俺们如亲兄弟般的好,只是孩子小,暂时还不能理解。”他笑笑说,“俺上次坐您的车看着孩子向俺跑来,然后俺就告诉孩子,您和俺是顺路的,常免费载着俺一起来学校!”
⑰他搓着手,又憨憨地补充道:“别的家长给自己孩子的温暖那么长!”他张开双臂,比画了一段很长的距离,然后又接着说,“俺不中用,俺只能给孩子这么点的暖!”说完,他用手指比画了一个大约一寸的长度。
⑱“一寸长的暖!”这形象的比画瞬间击中了我的灵魂,我深深地震撼,被它的朴实,又被它的深沉!
1.下列选项对文章内容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篇小说主要写一位来自农村的中年男子,他为了消除孩子的心理阴影,便希望坐一坐“我”的车。“我”答应了他的请求,男子非常感谢“我”。
B.文中的“我”不嫌弃满身油漆和泥土的“他”,主动接烟,搭话,虽觉得“他”“油嘴滑舌”,仍然同意他的请求并帮助“他”,可见“我”对农民工的尊重,体现出“我”善良、有爱心的美好品质。
C.文章虽未对“他”的儿子进行过多的描写,但儿子不懂事、好攀比、不体谅父亲的形象特征已清晰呈现,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男子的同情之情。
D.作者以坐车一事为明线,以爱子之情为暗线来行文叙事,组织材料,文章线索分明,层次清晰。
2.文章第①段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3.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您是几天来第一个接俺烟的呢。
4.本文情节安排上最大的特点是设置悬念,试举一例并说说其作用。
5. “一寸长的暖”深深地震撼了“我”,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一寸长的暖”的理解。
阅读《谈沉潜》一文。
古往今来,成大器者往往需要在人生道路上默默潜行,于无声处悄悄浮起。所以沉潜就成了一种人生艺术。
① 。人才辈出的谢氏家族在东晋时声名远扬,族人谢安却对如此显赫的家世不屑一顾。他没有选择借助家族声望得官,却选择整日隐于群山之中,沉于万卷诗书。而在咸安年间政局动荡,举国面临倾覆的危难之时,他毅然选择出来任职,用积攒的满腹学识化解了内忧外患。若谢安没有当年沉心静修的选择,恐怕谢家也只能与东晋王朝一同腐朽。又如【甲】他们都有一种智慧的选择,就如上好的茶叶,没有选择在沸点水下急于散出芬香,而选择了在茶罐里潜藏多年,变得更加浓郁厚重。
沉潜,需要有一种纯净的品性。剑客柳生从拜师学剑之日起,就只被安排去做一些洒扫庭院的杂事。既不允许他谈论剑术,也不准他碰剑。这种状况持续三年后,他的师傅竟然开始不分日夜地突袭柳生,迫使他在躲避及反击的练习过程中汲取剑术实战经验,最终成为剑术最精湛的剑客。柳生练的是剑,修的却是一种沉潜的品性,蜕去浮躁的外壳,沉入名利所不及的僻静处,潜入常人罕至的深底,心无旁骛地追寻武道,最终攀上剑术巅峰。剑道如此,为人处世也是如此,只有静下心来,心无杂念,才能到达成功的顶峰。
沉潜,需要有一种深度的蓄势。如【乙】又如企鹅,它身躯笨重,没有可以用来攀爬的前臂,每次将要上岸时,它都猛地低头,从海面扎入海中,拼力沉潜,潜得越深,海水产生的压力和浮力越大。当到达适当的深度,企鹅再迅猛向上跃起,便能如离弦之箭般穿出水面,落于陆地之上,这种沉潜看似笨拙,却富有成效,让企鹅积聚起破水而出的力量。企鹅如此,人亦如此,___②__ 。
1.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从下列四个论据中选择最恰当的两个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两处。
A.诸葛亮在天下大乱之时,隐居隆中卧龙岗,熟读史书,研究天下大事,直至刘备三顾茅庐。时机已
到之时,才欣然出山,辅佐汉室,留下千古美名。
B.曾国藩任湖南帮办团练大臣时,屡受排挤,还险些丢了性命,但他以朝廷利益为重,没有因为个人
的恩怨而影响大局。
C.勾践沦为亡国奴后,没有了尊严,失去了自由,但他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积蓄力量,终率三千越
兵以吞吴。
D.孙子膑脚,遭受迫害,却没有放弃,他相信自己的实力,相信自己的命运,终于等到了施展自己抱
负的时候。
甲处: 乙处:
3.根据文意,在文章两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句子。
① ②
阅读《自拍神器》一文。
自拍神器
①神器自拍杆堪称自拍爱好者的福音。它的主要部件是伸缩杆、固定支架和蓝牙遥控自拍器。它曾是跳伞等极限运动发烧友的专业用品,但人们很快发现了它的其它好处——能把更多的人装进相框,这真是一大惊喜!因为“自拍”虽风靡已久,但伸长手臂自拍始终有难以突破的局限——镜头离人太近,能拍进来的人太少。而该“神器”使用者只需将手机或者傻瓜相机固定在自拍伸缩杆上,通过遥控器就能实现多角度自拍。
②自拍大家都会,但如何正确使用自拍杆却是一门手艺活。
③首先要选择和自拍杆重量相匹配的搭档。自拍杆原则上能像独脚架一样,固定手机、相机和平板电脑等多种拍摄工具,但自拍杆本身重量不过一两百克,要再加上平板电脑就显得“头重”,还是斧头造型的,一点都不酷,所以手机才是它的最佳“拍”档。
④其次,拍照时还要注意伸缩杆的长度。自拍杆的伸缩范围一般是20到120厘米。自拍杆拿在手中,拍照时可能会因手抖而产生虚像,杆越长抖得越厉害,就像钓鱼时手一动鱼就溜了一样,所以不建议把杆调得过长。
⑤仅注意这些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角度。除非要拍威廉王子的发际线,否则俯视众生的上帝视角毫无意义。45度才是自拍的最佳视角,具有瘦脸、遮盖双下巴和仰望星空等多重功效。要赢就赢在起跑线上,掌握好自拍角度能省去后期修图的诸多烦扰。
⑥另外,由于自拍杆取景范围广,入镜的人还得注意着装是否无死角,在上半身西装领带、下半身大裤衩的直播间工作场景,自拍杆可能就不那么适用了。
⑦“自拍杆”这个新鲜的小玩意,其实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年轻”,实际上它已经至少存在几十年了,而且几乎每十年都有不同的自拍杆诞生。
⑧1983年,日本人上田宏申请了可扩展杆的专利,这可能是世界上首个自拍杆,可惜在商业上并未取得成功。1995年,自拍杆还曾出现在一本日本科技杂志讲述“无用日本发明”的章节里,那时数码相机还未得到广泛使用,人们想象不出咔嚓咔嚓走一堆胶片拍张大头贴有什么意义。21世纪初期,加拿大发明家Wayne Fromm发明了一个手持可伸缩自拍杆,并在2005年申请了专利,自拍杆开始在一些专业领域得到广泛使用。
⑨如今自拍杆样式五花八门,并随时可能有新的样式出现。随处都可见到使用自拍神器的年轻人,自拍杆迅速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几乎所有人都接受了这个表达自我的新方式。
(选自2015年5月《青年文摘》有改动)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说说文章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自拍神器的。
2.选文第4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自拍杆的出现迎合了人们喜欢自拍的心理需求,解决了自拍时的缺憾。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像自拍杆一样的事物,它们虽然结构简单,却使我们的生活更便捷,满足了我们的需求。请结合生活实际列举一例并简单解释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