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那一份不一样的真情 题目二:我们...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那一份不一样的真情

题目二:我们一起品味过的(快乐/忧伤)

要求:(1)若选题目二,必须从“快乐”.“忧伤”两词中选择一个,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3)卷面整洁,字迹整洁。

 

那份不一样的真情那份不一样的真情,游离在记忆之门上,被我拾起,细细回忆…… 有点儿孤僻,高傲的我,不大喜欢软声软气的寻求别人的寻求别人的帮助,以至于知道我究竟遇到了什么困难,也没有人会来询问我是否需要帮助,一个不经意,一个人闯进了我的生活,开始慢慢的了解我,帮助我。 对我来说,一个非常非常好的朋友,跟谁都有话题,对谁总是和颜悦色,却和我没有太多的话题。也许是我不善表达罢了。 还记得临考前的那几个夜晚,作业都做的很晚,有一次,无意看见了她发来的信息,是一些文件,点开一一来看,全都是她平时做的笔记,还告诉我,我知道你这人笔记总是做不全,所以大发慈悲帮下你,不用谢! 一刹那间,有些感动,没想到我这样的人,会有这么要好的朋友。 还记得妈妈不在家的那段日子,家里只有我和妹妹,爸爸大部分都是在外工作。我和妹妹水火不容,一点小事我们也能吵上半天,所以我果断选择不与她发生冲突冲突。 那时候的家务基本都是我在做,但是有一回作业实在太多了,我便放弃了做家务的念头,等什么时候做完作业什么时候在洗吧。一转头看见了在玩游戏的妹妹,原本想要叫她去洗碗,可想到她的脾气指不定又和我吵起来,就放弃了这个念头。 等我做完所有的作业已经凌晨了,走进厨房,却发现碗筷已经洗好了,心中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的妹妹。心头微微一抽,鼻头也酸酸的。那份不一样的真情,在我记忆中最是宝贵,在我心里最柔软的深处,令我一直感动。 我们一起品味过的忧伤悠长的愁轻轻地缠绕着我,开始明明是那么的轻柔舒缓,却在一瞬间扼住了我的喉咙,让我喘息不已,连泪水也禁锢在了眼眶中,不敢流下。独自品味悲伤的愁,让我难以忘怀。刚刚安慰好寝室中的同学睡下,哭声消停了,可那浓浓的愁绪伴着思念不肯散去。晚自习下课后寝室里欢快的气氛,被一阵尖锐的电话声惊扰,某位同学一接了电话,还没说两句,便大哭了起来,她断断续续的呻吟中,道出了她哭的原因,原是疼爱她的外婆,未能再见一面的外婆,总是盼望她回去的外婆,就那么宁静地走了。同学们赶忙安慰着,想好的话到了口边,却又不知怎么说出口,只好静静地拥着她,只想将自己一切的温暖给她,让她那颗灰色的心变得光明一些。可接着,其他同学似乎也想起了自己的伤悲,情不自禁地也哭了出来。以致最后两两抱在一团默默地哭泣,让思念灌满泪水,让悲伤横行霸道,忘乎所以品味着悲伤。我有点措手不及了,心中没有一丝想哭的情绪,不是我没有经历亲人去世,只是我对那位陌生的亲人真的没有太多留恋。顾不了那么多了,只得拿出餐巾纸,挨个地抹眼泪。最后,大家终于都窝在床上睡了。我也回到了床上,不知为什么想起了那个去世的亲人。他是我爷爷。记忆中的爷爷的面容总是模糊不清的,好像是老实巴交的典型。与爷爷似乎也没有过多的交流,只知道那一口浓重的乡土口音中满是对我的关心,而我总是点点头。年幼的无知与爷爷的传统筑成了我们俩无法跨越的隔阂。直到爷爷走了,爸爸红着眼告诉我时,我也无太多悲喜,麻木地望着爸爸。接着看着爸爸与伯伯在客人面前弯腰回礼,不知为什么,很心疼爸爸,但我却无法说出口,只好独自品味着爸爸的悲伤……今晚,也许知道了爸爸的悲伤,明白了爸爸以后再也没有爸爸了。再没有一个默默看着他走远的人,再也没有一个告诉他人生道理的人,再也没有一个让他感受沉重父爱的人。映着清冷的月光,我才体会到自己的悲伤,落下的一滴珠,消失于无声无迹之中。悲伤真是令人不敢轻易触碰,怕自己的脆弱会在悲伤中一览无余。然而,品味悲伤之后,才会明白更多的可贵,来面对更沉重的悲伤。 【解析】 试题分析:题目(一)是命题作文。从题目看注重情感表达。那么,写什么情感呢? 首先,确定本篇作文可以写亲情.友情.师生情.故乡情,甚至可以写社会现象与风气。然后仔细审题,题目的中心词是“真情”,可以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情来诠释,所以确定可以写一篇记事的记叙文,而文章的关键词是“不一样的”,这里就要用心解读一下了,“不一样”也就意味着不是普通的,不是平常的,它应该是非常特别的.难能可贵的一份真情。所以常规情境下,亲人之间的真情,朋友之间的真情,师生之间的真情,都是不能深刻切题的。 那怎样才能深刻切题呢?很简单,把取材的面放广一点,设计非常规的情境,如:写“严苛.自以为是.完全跟我没共同语言”的父亲为“我”付出真情的故事;小伙伴为“孤僻.自闭.固执高傲”的“我”付出友情的故事;还可以写社会上那些心中有大爱之人为他人默默奉献,付出真情的故事。比方白方礼老人为资助贫困学生捡破烂多年,志愿者远赴偏远山区支教……这些都是可以的,且非常切题。如果文笔较好,想通过创新拿到高分,还可用麓山妙笔课堂上教授的“我不是人”的角度,以动物.植物等角度来写作,立意会更加新颖。 【思路点拨二】 题目(二)是半命题作文,写好此类作文的第一步在于补充完整一个恰当的题目。补题时,先进行选材上的思考,然后根据所选材料拟定完整的题目。 “我们一起品味过的 (快乐∕忧伤)”从立意范围上其实已经基本锁定了“友情”,结合成长经历,将一个个与同学.朋友的成长故事娓娓道来,就可以完成一篇不错的习作。构思时,可以选择用一条真挚的情感线索,串起几幅印象画,情感层层推进,结尾时进行升华。语言要力求优美流畅,要注重动人的细节描写。开篇:可通过细腻的描绘,瞬间让读者瞬间进入文章的情境,这对于这一作文题有着独特的功效。文章的结尾:最佳解决方案是“首尾呼应,凸显主题”,照应开头,使文章的结构完整,中心鲜明突出。 考点: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糖罐的秘密  ①上高中时,学校坐落在清江边上的一个小村子里。宁静的村落三面临水,四季风景如画,如同古人笔下的世外桃源。但也极其偏僻闭塞,周围疏疏落落全是民居,连买一根针也非要上十里外的小镇不可。

②这可苦了我们这群高三的可怜虫们。读书实在太耗心智了,以至于整天唯一的感觉就是饿,连睡梦中都满是各种各样令人垂涎的好吃的东西。不知是谁带了一罐糖来,是那种黄亮如金.细软如沙的黄砂糖。

③于是,寝室里便流行罐装的黄砂糖。十二个糖罐,恰似我们十二个女孩子,亲亲热热地排成一排。临睡前,美滋滋地喝上一杯热腾腾的糖水,月儿便甜甜地照进梦乡。

④唯独秦霜是不大喝糖水的。因此她那个别致的青瓷陶罐里的糖,比起我们的总是又多又满。每晚,我们一边啜着糖水,一边叽叽喳喳地品头论足,或嘀嘀咕咕地发着牢骚,或嘻嘻哈哈地相互取笑时,秦霜总是在灯下读着她那本似乎永远也读不完的小说。问她为什么不喝,她说:“坏牙齿呢!”

⑤后来有人跟我咬耳朵,说秦霜的糖罐根本就只是做做样子罢了。她自幼父母双亡,跟着年迈的外婆一起过活,学费都交不齐,哪还有闲钱买糖吃?她那一罐糖,吃了再没得添的,又怕人瞧不起,就胡说什么坏牙齿的鬼话!我听了之后觉得心头一紧,有说不出的悲凉。

⑥一次下课间操,口渴了,我匆匆忙忙回寝室找水喝,经过寝室门前的花坛时,不经意地向寝室的窗户一瞥,却见秦霜正狼吞虎咽地吃什么东西,不由一惊。细细看,竟是在吃糖呢 !她挨次从每个糖罐里舀上一大勺,大口大口地往嘴里塞。

⑦我看得目瞪口呆。可不知怎地,慢慢地,所有的惊讶.愤怒.鄙夷渐渐散去,两行温热的泪却无声无息地淌下来,滴落在那暗香袭人的花丛中。我悄悄地离开了那扇窗户,贼一样地潜回教室。

⑧晚饭后,待一寝室人走得一个不剩,我一跃而起,飞快地闩上门,拉上窗帘,一把抱起我的糖罐,先给另外的几个逐一补上一大勺糖,然后,将剩下的通通倒进那个青瓷糖罐,又从箱子里抽出一袋糖,倒入自己的空罐儿。胆战心惊地忙完这一切,我狂跳不止的心才慢慢平静下来。

⑨前不久,我收到了一封寄自深 圳的来信:信是这样写的——

晓琴:

你一定还记得那个糖罐儿吧,那是我外婆的嫁妆,据说还是宫廷里的东西。现在,居然有人愿出五万元买它呢!我舍不得出手,因为,你倒进去的糖,远远不止值这个数儿。

那个偷糖吃的女孩,她其实觉察到了花丛中的那双眼睛——那双世界上最纯最美的眼睛。因为它的注视,那个差点成为偷儿的女孩,在后来充满苦难的岁月里,却再也不曾妄动过一回。

⑩不用说,这封信是我多年的挚友——已任深圳一家电脑公司执行总经理的秦霜寄来的。

1.通读全文,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填空。

本文以___________ 为线索展开情节,先后写了:喝糖___________、___________念糖等四件事。

2.第④段秦霜“总是在灯下读着她那本似乎永远也读不完的小说”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⑦段,我为什么“悄悄地离开了那扇窗户,贼一样地潜回教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上下文理【解析】
第⑨段为什么说“你倒进去的糖,远远不止值这个数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本文,你一定在做人方面获得了有益的启示。将你获得的启示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浮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浮尸二人,流血五步,天 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列加横线词。

(1)直五百里哉  (     )        (2)长跪而之  (    )

(3)秦王色         (     )        (4)休降于天  (    )

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秦王最后是长跪而谢之,说明了什么?这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唐雎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上下文仔细揣摩分析“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这句话,写出该句话的“潜台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唐雎奉命出使秦国,与秦王展开了面对面的激烈斗争。在和秦王较量的第一回合,唐雎重申安陵君的“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断然拒绝秦王的“易地”。第二回合,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        A     ”,列举了专诸刺王僚、    B  、___C       三个“士”的事例,并表示自己要效法他们,随即,以“     D    ”的实际行动,震慑秦王,不辱使命。

 

查看答案

沁园春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茫茫。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睛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疏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沁园春”是_________,“风骚”原指《_________》中的《国风》和《楚辞》里的《_________》。上阕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下阕的是_________。

2.加线句运用的修辞是(   

A.夸张、排比、比喻

B.夸张、比喻、拟人

C.比喻、对偶、拟人

D.比喻、夸张、借代

3.词的上阕“望”字所及的内容是从“_________”到“_________”;下阕“惜”是             的意思,它所及的内容是_________。在上下两阕中起过渡作用的语句是_________。表现全词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对历史上的英雄的态度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个词语里看出来的?

 

查看答案

仿写。

例句: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像星星落满天空。

仿句:谁不喜欢                                     

 

查看答案

默写(共1小题)

1.《沁园春 雪》中虚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陈涉世家》中陈胜表达自己胸怀大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刈麦》中从侧面反映赋税繁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月夜》中描绘了斗转星移,作者感到时光流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诸葛亮一生追求“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的人生境界,《出师表》中与之相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